小主子的鼻子这么灵吗?!连他怀里揣了夹饼也能发现。
但考虑到晚上的口腹享受,李侍卫还是撒了谎,打着哈哈道:“可能是在灶房染上了油烟味,属下这就去换衣服,不打扰主子了。”
邢力点点头,示意他走时关好门窗。
万一香味儿飘散出去被曲夫子发现他读书时偷吃东西,又要被罚。
邢力理所应当地想:圣人也要满足口腹之欲,民以食为天,他读书饿了吃点东西应该不过分……吧?
算了,先吃再说。
除了夹饼是用油纸包裹住单独拿着的,其他都是李侍卫用食盒装好,三层食盒被林余声塞得满满当当,邢力猛地一提险些没拿动。
将食盒放到内室的小桌上,小心翼翼地打开盖子。
第一层是鸡蛋木耳疙瘩汤,盛了满满一大碗,还冒着热气;第二层是炸鱼排和炸鱼柳,番茄酱贴心的放在角落,怕他吃不惯;第三层就是高粱饴和一小盒麦芽糖了。
之所以是小盒,皆因第三层还放了一样邢力没见过的东西。
他好奇地将拿外皮状似黑炭,裂开出隐约能见金黄色的内馅,散发着木柴香气的陌生物品拿起。
还有些烫手,来回倒弄两下,下意识地用力掰开,只见金灿灿的内馅延伸出丝缕,轻轻一捏颗粒感很重,还有扑面而来的、带着特殊香味的热气。
东西底下压着一张纸条,是肖霖晓拜托李侍卫写的。
上书,此物名叫地瓜,在炉灶中烤制成熟的,除了黑色的外皮都可以吃,香甜软糯可口。
她没提到产量的事情,但邢力瞬间记起这就是肖霖晓曾说过的类似土豆的产量极高的粮食,瞬间对地瓜的兴趣更增加一层。
既然除了外皮都可以吃,邢力也懒得再费手剥皮,就着掰开的部分直接咬下去。
果真如同肖霖晓所说,香甜软糯,入口即化。不同于糖果的直截了当的甜蜜,地瓜的甜是绵长而更具有回味性的,比其他粮食更适口,还具有十分强烈的饱腹感。
邢力十分满足,也不顾手上沾满碳灰,细细品尝着烤地瓜的香气,吃得又很迅速,还没来得及注意就已经金色见底。
摸了摸已经近乎七分饱的肚子,邢力一眼第一层的汤水,还是不想辜负林余声的一番心意。
他不会承认自己的馋瘾才是真正的原因。
鸡蛋木耳疙瘩汤用料很简单,打散的鸡蛋下入煮过鱼丸的汤中,黏糊的面糊一勺勺在汤里形成面疙瘩,漂浮在水面上。木耳则是吸收了汤汁的精华,在菌类特有的味道中又增添一股鲜味,简直要鲜掉人的舌头。
因为汤底是鱼汤,所以调味也很简单,一把胡椒粉、几滴香油,激发出鱼汤的味道即可。
对了,还有夹饼。
已经冷掉的夹饼也抵挡不住它源自于油炸的吸引力,饱腹的同时带给邢力更多的体验。
他是不太喜欢油腻的,但夹饼中的酱汁和生菜恰到好处了中和了炸串吸收进去的油,只留下香味和令人兴奋不已的高热量。
邢力左手拿着夹饼,右手拿着汤勺大快朵颐,已经把“赶紧吃完饭继续学习”抛到天外,满眼只有面前的美味。
心中还在感叹,如果林余声是京城中人,定然会被他爹拉去御膳房当值。
才认识几天,就见识到了如此多新奇事物,这般奇思妙想到底是出自怎样的脑袋?
邢力不知道,这些都是肖霖晓对二十一世纪的搬运。
他只是有些可惜,如果林余声是男人,此种天赋能运用在治国理邦上该有多好。
瘫倒在椅子上,邢力揉着撑到不行的肚皮,眼着高粱饴也是吃不下去了。
他不仅叹了一口气,可不能养成眼馋肚饱的习惯,有辱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