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历史 > 带着技能面板重回2011 > 第122章 项目启动,开始干活

第122章 项目启动,开始干活(2 / 2)

“谁还有梦想?我来帮他实现。”

    “当然了,毕竟花了几百亿,也想给老板回回血啊。”

    “说真的,我还是觉得那个回收成功后讲话的人就是XG的老板,这也太像了。”

    “人家杨总师都说抱歉,不能了,就算是,人家也不承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能拿出几百亿来支持航天事业的老板是真有钱啊,到底做啥的,我翻了下富豪榜,完全找不到这号人啊。”

    “富豪榜就是杀猪榜,哪有真正牛逼的富豪出现在杀猪榜上的?”

    星辰航天下一步就是尽快地发射卫星,这是首要工作,空X虽然提出项目概念早,但是他们现在没有星辰航天快。

    这是工业克苏鲁和金融化、工业空心化的速度对比,完全不在同一个层面上。

    李星明年就要把卫星组网的几万颗卫星全部发射上去,365天,天天都有发射任务,现在全自动化发射,大家也没那么累。

    累的是上游造火箭和造卫星的公司,不过星辰航天一开始建立的时候就在投资,催促他们增加产能,这到了项目正式开始的时候,他们已经适应了。

    本来发货成本降到几千人民币一公斤,此前李星在李嘉奕给他的传说级项目里看到的逐日工程真的有了商业化的可能。

    算下来真的能赚钱,而且整个逐日工程的太空发电站,供给全球能源至少可以供给200年,但是李星准备放弃这玩意儿了。

    之前是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搞定核聚变发电,而逐日工程技术验证已经通过,只需要降低发货成本,项目可以立马开工。

    但是现在李星知道了自己两年左右,一定能搞定核聚变发电,逐日工程比起核聚变发电就显得没有性价比了。

    不过也可以把项目发给上边,看看他们做不做,虽然没性价比,但是多一个发电方式也挺好,而且项目越大,工作岗位越多,带动的经济增长就越强。

    李星想到这,就让小凡把逐日工程的项目细节发给李嘉奕了,不过李星并没有说自己两年左右能搞定核聚变发电的事情。

    李嘉奕很快就和李星说到,逐日计划完全由李星来主导,他想做就做,不想做不做,需要的技术和人员,在李星想做的时候给他。

不过李嘉奕给李星了一个新任务,就是帮助国家队发轨道射空间站。

    目前全球只有一家国际空间站,虽然名叫国际,但是美国航天局拒绝中国的合作申请,也拒绝中国宇航员登上国际空间站。

    相当于老中被孤立,这就是美式霸凌,你猜猜我们有个很酷的项目,谁不会受到邀请?

    所以要立志搞一个自己的,到时候玩中式霸凌,根据美方签署的沃尔夫条款,这边拒绝美方的宇航员登陆中国的空间站哈。

    星辰航天的发货成本相较于国家队下降了10倍,所以本身一年预算经费就不多的国家队要通过星辰航天来发射空间站了。

    当然这两年李星捐的100多亿,让国家队日子好过不少,虽然国家队的航天新闻屡屡上热搜头条,但是一年经费也就100多亿。

    和那些动辄万亿的房地产企业比起来,真是穷得寒酸。

    拿到国家队第一个订单,李星也非常开心,自己人不挣钱也会来帮上一手忙。

    这一世李星可以让空间站建得更大一点,而且全部模块化,到时候在天上自动地在轨道上进行对接组装。

    整个空间站包括生活区,试验区,娱乐区,和其他支持人类太空生活必要的设施。

    空间站里形成完整的小型生态系统,可以种植和养动物,还有专业的屠宰模块,形成完整水循环。

    整个空间站为人类提供一个长期的居住、工作、实验平台,支持科学研究,以及其他商业活动,比如太空旅行,商业科学实验,甚至未来作为太空采矿的中转中心。

    其实这里面最难的就是自我维持的生态系统,上个世纪的生物圈二号实验的失败证明人类想要人造一个能自我维持的生态系统非常困难。

    不过时间过去几十年,科技也往前发展了很多,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传感器的发展,现在可以实时监控人造生态系统的各种指标,实验是有可能达成的。

    不过李星也不着急,地面上舱段实验做成功了,再发到太空中就行了。

最新小说: 冲喜后,亡夫他又活了 枕剑匣 阶上春漪 全员反派读我心后,我嘎了男女主 曾听旧时雨 逃荒捡到首辅小相公 三国之召唤猛将 上门女婿 从大树开始进化 满门皆疯批,小师妹反手气运拉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