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历史 > 带着技能面板重回2011 > 第44章 暑假的尾巴

第44章 暑假的尾巴(1 / 2)

李星发现,人如果不陷入到生存里挣扎,真的会活力满满,妈妈和范叔叔不光是喜欢旅游,出门看大好河山。

    妈妈去报名了美术班,学习基础的配色,设计,也和人探讨刺绣的手法技艺。

    范叔叔俨然成为一名养蜂专家,家里一堆书,各种养殖的秘诀他都看,而且没有真正蜂农赚钱的压力,他还勇于实验,自己总结书里的理论哪些正确,哪些不合适,哪些错误。

    颇有一点科学家的劲头了,李星跟着范叔叔去看他养在山里的蜜蜂。

    没有人烟的山里,只能听见鸟声,各种虫子发出的声音,以及走进蜂箱,蜜蜂们嗡嗡嗡的声音。

    阳光透过树荫露下来,照在飞舞的小蜜蜂身上,还有山里的清新空气,确实有让人心静下来的魔力。

    李星脑海里也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在福建包一座山,弄他最喜欢的休闲种田游戏星露谷物语中的鹈鹕镇,当然现在没时间弄,也得等以后了。

    人终究是要回到自然里,回到土地上。

    那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里的人为什么时间久了就变得空虚,焦虑,因为那些高楼都是名利筑成的空中楼阁,而不是土地,没有真实的力量支撑他们。

    只是土里刨食太难了,即使现代农业科技已经越来越发达了,但本质上农业依旧在看天吃饭。

    而农民的收入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因为工业人口和服务业人口太多,这些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不能承受高昂的食品。

    谁不想给农民伯伯涨一涨收入呢,有人说规范中间商,就能农民也挣钱,买米买菜价格也不贵了。

    可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吧,李星并没有研究过,只知道网上骂中间商的人最多,仿佛没有中间商,农民就能挣大钱,而大家买食物也能更便宜。

    只是冥冥中又觉得这种说法不太对,只是最简单的大米的换算,虽然袁爷爷的杂交水稻实现了1000多斤一亩,但那是科研团队,为了育种而进行照料的产量。

    普通农田有个800斤是很正常的事,800稻谷换成能够在商场出售的大米,也就500多斤,超市绝大部分大米都是在2-5块中间,即使没有中间商,这一亩大米也就1000到2500块。

    在中国,能种几季水稻的水田是少数,绝大多数水田都只能种一季水稻,也就是这一亩田一年的最终产值也就不到3000块,而这3000还得分给中间商,终端零售。

    到农民手里有多少呢,除去化肥,种子,纯利润有多少呢。

    回过神李星不多想,和范叔叔一起回到家,范叔叔又拿出茶叶开始泡茶,修身养性,喝茶是中国生活哲学里必不可少的一环。

李星不懂,也喝不来,还是肥宅快乐水快乐,他有技能面板固化技能和身体状态,大吃特吃也不会胖,只是不想引起诧异,所以顿顿健康餐,偶尔放纵一下。

    如果天天大鱼大肉快乐水,还能八块腹肌,大伙都得好奇一下吧?

    在还有十多天假期的时候,李星就带着弟弟回老家了。

    虽然天天都有和李青青煲电话粥,视频电话也能看到她,但是李星还是很想她。

    回到老家,就立马跑去看李青青,和她一起在山间漫无目的闲逛,给她描述描述自己心中的理想乐园。

    就是星露谷里的鹈鹕镇,当然也不可能完全复刻,从小在山城长大的李星,不是很喜欢海边。

    李星打算研究机器人,加上超级AI,可以制作避开恐怖谷效应的小动物,比如可以帮忙放种子的小松鼠,干体力活的熊大熊二等等。

    不追求效率,也把科技隐藏在自然之中,悠然自得就行。

    李青青对种田兴趣不大,女生更向往诗和远方,不过听到李星的描述,美丽的田园风景,自给自足的生活也让她欣然向往。

    和李青青短暂相聚,互诉衷肠后,李星带着爷爷奶奶去山城看望大姑幺姑,顺带带他们去体检。

    老年人很害怕体检,总觉得不体检,就没病,爷爷心血管一直有一些堵塞,医生的建议是饮食修养,可是奶奶哪里懂什么饮食。

最新小说: 全员反派读我心后,我嘎了男女主 曾听旧时雨 逃荒捡到首辅小相公 三国之召唤猛将 上门女婿 从大树开始进化 满门皆疯批,小师妹反手气运拉满 穿越后,我靠摆烂养出两个权臣兄长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汉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