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中这个春风得意但唯利是图的年轻律师在他的宿命之旅中,找到自我,也超越了自我,完成了对他自身灵魂和罪恶的救赎。更重要的是让作为观众的我们看到了中西放的文化差异中,欧美法制至上的弊病和漏洞所在。片中,如果当初不是这位不分是非好坏的律师把那些凶残得如同魔鬼一般的盗猎者摆脱罪名的话,那么后来的一切破环和灾祸都不会发生。就像在当今的社会中,片中这样的好律师们很容易成为那些大恶人和魔鬼们作孽的帮凶和工具。
记得西方有句谚语叫做“如果法律能为自己说话,它们首先埋怨的就是律师”。这似乎说明如今以西方文明意识为主流的欧美发达国家很早就认识到了他们法制社会的问题所在,而怎样才能找到有效的方法解决途径解决这些问题,似乎我们东方文明的文化才能给出更好的答案,那就是加强人类在道德方面的修养。中国历史上似乎从高度法制化秦朝灭亡以后,人们就认识到法制主义是双刃而危险的,然后从汉代一直到今天,统治者们尊崇的儒道无不是以修德为第一要领,而历代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宦贵族,相对遵纪守法来说,人们提倡得更多的还是德高望重、以德服人。
而道德无疑就是一份超越,这是人与动物的不同处之一,虽然在片中纠结着“猴子故事”的主角总在调侃说人与猴子的区别之一是人懂得用火,也就是说人懂得利用工具,而当我们把城市看成一座文明的丛林,在这座丛林中为了生存生活而奔波的我们似乎越来不像个人了,似乎自私黑心,人为财死、为富不仁都无比天经地义。而这样发展下去,在利益与欲望的扭曲下,人们要么变成了杀人不眨眼的魔鬼,要么变成了他们的工具和帮凶。人们成了金钱的奴隶,成了物质的奴隶,并且还为了当奴隶当得更像一些而彼此伤害。然而在拥有了一切之后,我们还能找回自己的“人样”么,或者说我们将要如何找回自己的“人样”呢?
在片中,主角之所以觉醒,之所以大彻大悟起初都是因为那位失足女的关心和无私唤起了主角的良知,而这根本谈不上是美好的爱情,充其量只能算一点小小的善良,这一点小小的善良源自失足女对美好的憧憬,却让主角最后鼓起了与魔鬼同归于尽的勇气以及彻底救赎自己的决心,这为失足女后来幸福的人生留下永远的纪念和回忆。也让观众感受到了这部电影的积极深远的文化价值。
勿以善小而不为啊!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每个时代都需要超越,而每个时代都因为超越而进步。而人们从古到今、再今往后依然会歌颂会传承的也是历代人们那一份向往美好的超越。这种超越可大可小,可假可真,就像《无人区》这部中国版的美式西部风格片完全是种虚构,但是当以后人们谈起这片的经典之处,却不得不要讲到这份超越。这世界永远都不够美好,就像我们的人生,我们的生活,而真正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是:不论我们来自何方,关键我们终将何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