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从太守府离开,回到自己府中,将陈风交代的事,一件件有条不紊地处理好。
然后给荀彧写了一封密信,派人送去豫州颍川。
正如郭嘉所料,此时的荀彧心中一片迷茫。
他从小便立志要匡扶汉室,随着对大汉局势的了解,他越发坚定了自己的志向。
奈何,汉室崩塌之快,超出了他的预料。
灵帝,少帝,献帝,一个接一个死去,让人始料未及。
如今,汉室皇族血脉被灭,他还如何去匡扶汉室?
其他的汉室宗亲?
终究非汉室皇族。
这段时间,荀彧整日浑浑噩噩,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洛阳皇陵,他曾去祭拜过乱世三帝,兀自叹息。
这一日,他如同往常一般,在大街上漫无目的的瞎逛。
忽然,一名家丁拿着一封书信,大汗淋漓地跑来:“公子,总算是找到你了。您的好友郭嘉给公子的书信,公子看看吧。”
荀家的人每日见到荀彧魂不守舍,都有些担心。
他们也曾听说过荀彧有一个寒门知交好友,名叫郭嘉。
两人关系非常要好,或许郭嘉的书信能让荀彧找回自己吧。
郭嘉虽是寒门子弟,但曾经也在颍川书院求学,荀家自然知道他的存在。
奉孝给我的信?
荀彧那浑浑噩噩的眼神终于闪现出一丝亮光,接过书信当场便打开看了起来。
邀请我去神州书院担任政治学院院长?
荀彧嘴角露出一丝轻笑,郭奉孝啊郭奉孝,明知我不会效忠冠军侯,这又是何必呢?
后面的内容他原本不想看,在他看来无非就是郭嘉以各种理由劝说自己出仕,辅助冠军侯争霸天下的内容罢了。
既然都不决定去辅佐冠军侯,这些内容不看也罢。
不过,终究是郭嘉的来信,荀彧这些时日又浑浑噩噩,无事可干,看看似乎也无妨。
于是,荀彧继续往下看。
让他意外的是,郭嘉的劝说只有一句话,其余的内容竟是一段转述。
信上如此写到:
文若,吾知你匡扶汉室之决心,可如今汉室崩塌,皇族几近覆灭,匡扶汉室之路何在?
吾告诉你,路就在辽东。
万年公主,是如今汉室皇族唯一血脉。
冠军侯以后的孩子,也有一半汉室皇族血脉,不是吗?
今日,吾跟主公提起邀你担任神州书院政治学院院长一事,主公是如此说的:
“文若之能,本侯深知,天下能比肩者不多。
你在信中告诉他,若真到了那一步,本侯承诺国号依旧。
本侯要重建大汉帝国,而并非是要另立新国。
只不过,本侯要建立的大汉并非汉室的大汉,而是汉人的大汉。
若只为匡扶汉室,无需来此,本侯也不需要。
若要守护汉人,本侯的大门永远为他敞开。”
文若,这是冠军侯原话,来与不来,你自己决定吧。
信的内容到此结束,最后落款是:郭嘉,亲笔。
作为知交好友,荀彧对郭嘉的字迹自然非常熟悉,这就是郭嘉的亲笔书信,绝对没错。
冠军侯要重建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