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吴郡和荆州江夏郡几乎同时告急,回到扬州丹阳郡的曹操只能调派部分豫章郡的兵力去支援。
豫章郡另外一部分兵力,以及会稽郡兵力,都去支援吴郡。
荆州江夏郡是扬州同样荆州的门户之一,固然很重要。
但吴郡与丹阳郡比邻,而丹阳郡作为魏国的都城所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旦吴郡失守,龍汉帝国的超级水军就可以直达魏国国都。
相比之下,吴郡显然要比会稽郡更加重要。
而豫章,会稽两郡,只留下基本的兵力镇守各县即可。
曹操,要亲自坐镇丹阳郡,抵挡张辽的大军。
却说周瑜和鲁肃,自从上次被荀攸和程昱用计而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之后,回到洛阳便跟随郭嘉和荀彧认真努力的学习了一段时间。
如今的他们,已经非昔日可比。
随他们一起的,除了甘宁的一万超级水军,锦帆军之外,还有孙策统领的十万黄风营。
几十万黄风营从北方南下,听从陈宫和陈登两人的调遣,攻打扬州。
经过陈宫和陈登二人的商议,将其分为了三路。
西路二十万黄风营由陈登统领,随豫州军队一同攻打扬州庐江郡。
中路二十万黄风营继续由黄叙统领,进入豫州攻打九江郡。
东路十万黄风营由孙策统领,随同周瑜,鲁肃和甘宁一同攻打吴郡。
陈宫作为主帅,自然要坐镇后方,指挥战斗。
徐州牧陶谦和龍将张辽分别率军攻打九江郡和丹阳郡。
几路同时进攻,让魏国有些手忙脚乱。
庐江和九江二郡,因为荀攸亲自指挥,战场争锋倒也有输有赢,暂时还能坚持。
丹阳郡是魏国的国都所在,兵力雄厚,加上曹操及时返回,亲自坐镇,暂时也挡住了张辽的进攻。
如今,最大的问题便是吴郡了。
吴郡守不住,丹阳郡就将陷入被围攻的危机之中。
曹操思虑再三,最终将大将徐晃派去了吴郡镇守。
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人,原本是杨奉帐下的骑都尉,效力于荆州刘表。
后来刘表被曹操和刘备联手灭掉之后,便跟着杨奉投靠了曹操。
后来,杨奉在荆州听从刘表侄儿刘磐的唆使下,又起兵反曹。
徐晃劝说无效,最终被曹所灭。
杨奉别灭之后,徐晃便带着亲卫投靠了曹操,成为了曹操手下的一员大将之一。
不过,那个时候曹操手下有两夏侯,众多曹氏大将。
跟乐进,于禁,许褚等人一样,徐晃这个外姓大将,也没有得到太大的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