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公!”
高顺当即起身道:“我这边带回来共计5671名新兵,人口2万多!目前都已经安顿好!新兵也已经丢进新兵营开始基础的训练了!”
接着,张辽起身拱手道:“我这边共计带回来4万2356名新兵,人口25万!”
“新兵也都已经扔进了新兵营。”
“人口的话,在海叔他们的帮助下已经在雁门郡境内安置好,大部分人都已经成为了岳陈两家的佃户!”
这还多亏了过去几年,岳家和陈家疯狂的在雁门郡境内购买土地,囤积土地。
因为地处边境,土地价格没有那么高,而且,一些人眼看着时局动荡,也愿意出售土地。
“这样就好!”
岳鹰满意的点了点头。
成为他和陈家的佃户跟其他家族的佃户自然是不一样的。
单单是一点:租子的分成就完全不一样。
佃户租种岳陈两家的地,只需要上缴三十分之一的田地产出即可。
甚至,岳陈两家还提供廉价的垦牛租赁,提供粮种的无息借贷。
全力保证家中佃户的收益。
而且,因为是岳家私田,根本不用向朝廷上缴农业税收,以及不少的苛捐杂税。
一通算下来,百姓的收益何止多了一倍?
这个本身也是岳鹰为试验以后的土地公有制与土地承包制的可行性的一些测试。
会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和解决一些不足的问题;
最终,等到时机成熟了,会在他的势力范围内进行推广和普及。
进行深入的土地改革。
类似的操作,岳家还有很多。
比如军队训练与功勋体系;
暗卫的情报体系;
学堂教学,军队普及的识字教育;
军医制度与回春堂医者的培养……等等。
没有验证过,就没有发言权。
他不可能想当然的照搬后世的制度。
岳鹰过去这几年,在构思了未来他可能进行的改革方面,都一一针对这些做出了一些试验性的事情。
慢慢的收集信息和经验,逐步的论证。
到目前为止,不少制度都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完善。
岳鹰接着看向海叔问道:“海叔!家中的粮食还剩多少?可够维持到来年春耕夏收的用度?”
岳海当即起身拱手道:“回公子!包括从冀州运回来的150万石,目前族中尚有300万石粮食,就是人口再增加两倍,也足够用了!”
“而且,未来,我们还会继续的让商会收购粮食,这方面并不需要担心!”
岳鹰一直强调粮食的重要性,岳海自然记在了心里,不会在这方面拖岳鹰的后腿的。
“很好!”
岳鹰满意的点了点头,对大家说道:“目前,我的任命已经正式下来了!接下来,我们将接管北方五郡的军事、部队!边塞……等等!”
“之后,我会列出一个详尽的计划,对整个北方五郡进行整合和调整!希望大家有个心理准备!接下来,你们都不会轻松了!”
从暗卫最近传来的消息来看,匈奴休屠各部已经有反叛的倾向,暗地里已经开始在西河、上党部分地区肆虐;
鲜卑方面,以步度根为首的西部鲜卑进两个月已经很不安分,隐隐有向定襄、云中、雁门发兵的迹象;
目前,已经越来越频繁的派出游骑劫掠这几个郡县,同时在收集各种情报,显然在做着准备,等待时机。
反倒是乌桓在这边的势力非常的薄弱,暂时不足为虑;其他的胡族,诸如羌族一些部族也有增加劫掠游骑的倾向。
很显然,他们都看到了大汉的虚弱,在一步步的试探,想要在合适的时机,从大汉身上撕下来一块肉。
“喏!”
张辽等人不仅没有消沉,反而一个个都跃跃欲试。
显然,他们早就想跟北方胡族过过招了!
连赵云这小子脸上都露出一抹笑意。
相比起跟汉人作战,他其实更喜欢跟胡族作战。
两者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另外,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他也发现了岳鹰更多的优点,忠诚度更高了。
这确实是个值得他效忠的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