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获得了徐慧珍的赞同后,小梦瑶蹦蹦跳跳跑进厨房对着何大清与蔡全无不亦乐乎地说:“外公……外公,我能在你们脸上标上1和2以区分你俩吗?”
何大清宠溺地看着她,笑着说:“别说是写字标记,在脸上画画我也愿意。”
小梦瑶高兴地拿着锅底灰,在何大清与蔡全无脸上写上了“1”与“2”,得意地说:“这样就能一眼分清楚谁是谁了。”
看到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情景,何雨柱也感到无比温馨幸福。当何雨柱和何大清合力烹制出各种美味后,丰盛的宴席上,大家享受起各种佳肴,其中既有谭家传统的草菇蒸鸡、银耳素炒、虾子炒茭白,也包含了鱼香肉丝等经典的川味菜式。孩子们看着桌上琳琅满目的食物兴奋地在桌子旁来回跑,但在严格的妈妈管理下,没人敢于先动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着一道道美食依次端上来,最后何大清与何雨柱一起端来了银耳汤,并宣布开饭。
就席后,坐主位的何大清谦虚地说:“今天的菜简单粗糙希望不要嫌招待不够周全。”
而徐慧珍称赞道:“兄长不必过于谦逊,这些饭菜实在堪比国宴水平。”
大家品尝过谭家的美味,皆称赞其口感确实与众不同。席间气氛十分热烈和睦,在欢笑声与相互分享美食之间结束,孩子们更是吃得肚腹圆滚滚直呼满足。
饭后,何大清又取出珍藏多年的佳酿款待众亲友,除了几个小孩及未成年的徐静天外其他人都纷纷举杯畅饮。席散之时何雨水终于忍不住提出:“爸爸,你过去究竟发生了什么才不得不和我们一起搬到保定呢,甚至20年后再回来看我们也狠心不愿相见。”
听到女儿疑问,何大清叹了一口气喝了口手中杯中美酒才缓缓解释……他年轻时经历的一切往事,从结识到继承谭氏美食秘籍直至抗战时期的遭遇及后来种种曲折复杂的生活经历。
思绪飘回到眼前的画,白子睿再次走近仔细查看,试图找到之前那若有若无的第二层印记的痕迹。此时的房间里光线恰好适宜,在自然光线下仔细观察,果然,在画纸下方隐约能看到一丝不同的纹理。
他轻轻触摸画框,手指沿着画的边缘缓缓移动。随着阳光的角度变化,他似乎捕捉到了那第二层画像的真实存在。“看来,这张画真的有问题。”他对画的兴趣一下子提升了许多。
于是便找来了小刀轻轻挑开封边一角并掀开了这幅画表层的一部分,在表层画像后面果然藏着另一幅画作。
藏匿于底层画的是清代大书画家王翚的一幅山水之作。从画工笔力看显然比表面那幅《李端端图》临摹作要精美许多;画的宣纸虽有褶皱但是保存情况良好;并且这纸的年代特征表明正是清代物品。更为重要的是画作下方角落还留有款印——正是王翚的名号印“石谷”,此乃名家落笔之明证。
他小心翼翼地继续剥离表层假画的部分,尽量不损坏底层隐藏的画作,直到整幅假画完全揭开露出真迹画。“果不其然,这画下藏的可是稀世珍宝!”白子睿内心暗自欣喜,心想这可真是太值了。尽管他对古董和收藏的知识了解不多,但是这王翚的作品显然有非凡的价值,尤其是在拍卖市场上。
正当他准备将画小心收好时,突然门外传来一声询问,“小子,在这里干嘛呐?这屋里是不是有些问题,我看门开着呢……”
原来何大清进来寻白子睿,见屋门打开便出言询问。白子睿闻声抬头,赶紧把画收入囊中,微笑应道:“哦,爹。您来了啊,我只是进来看看房里有没有问题需要修理。”
“没事,这屋子平时我还勤打扫,没什么需修理的。我刚安排了大伙儿的住宿,晚上大家一起吃顿好的,庆祝一下。”何大清拍着他的肩,眼中充满自豪。“今天可是咱们多年未逢的团圆日,要好好过!”
白子睿心知肚明老爹心意,在此刻也不想多言以免露怯:“确实值得高兴,我们晚上一块聚聚!您去招呼他们先吧,我稍后便下去。”
看着何大清满意转身走出屋子的背影,白子睿心中一阵温暖。同时想到手中那刚刚找到的“宝藏”,脸上洋溢出自信与幸福的混合神色。或许,今日不仅仅是个家人久别相聚的时刻,也许还意外成了他的收获之夜……
由于在非常时期,为了保护珍贵文物不受破坏,有些人故意把真品变成“假品”,伪装成明显不值钱的模样让人心生忽略,这样就能避免珍贵的文物遭遇损失的命运。而现在一位收藏爱好者意外购得一幅画,经过调查发现原来那是一幅用假画裱在外面的方式掩盖其下的真品画,这就是所谓的画中画,是一种巧妙隐藏艺术瑰宝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