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周家宝点了点头,又问了一个问题,“你怎么保证对方会听你的,只在本地卖呢?要是他们偷偷拿了货去别的地方卖,你也不知道啊!”
周瑞阳笑了笑,“这个问题我已经想过了,只要在打咱们家标记的时候,再多打上每个地方的标记,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至于给每个地方生产多少货物,完全可以按照他们上个月的订货量来。”
听他说完。周家宝突然长长地叹了口气,把周瑞阳吓了一跳,以为他不同意。谁知周家宝却说,“果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这么多年的书没白读,你就放手去干吧,需要什么只管跟家里开口。”
周瑞阳得了允许,兴冲冲地走了。陈小莲有些不放心,“你就这么答应他了,难道一点儿也不担心吗?”
周家宝拉住她的手,看着她的眼睛,“怎么不担心?那是咱们俩的孩子,我和你一样担心他。但是咱们不能为了这点担心就去阻挠孩子吧?他想做什么就让他去做,不管结果怎么样,不还有咱们给他兜底吗?”
周瑞阳可不知道父母有多担心他,他现在满心想的都是怎么做生意赚钱。除了已经订出去的,他把家里做好的肥皂都带走了,还从养猪场那边要了一个人。
人当然是周家宝替他挑的,是周家旺的大儿子周铁柱,已经二十多了,是周家宝看着长大的,为人忠厚老实,也上过两年私塾,能写会算,让他陪着周瑞阳出去,周家宝和陈小莲都很放心。
就这样,周瑞阳带着全家人的担心,驾着马车出发了,一走就是半个多月。
他刚走几天的时候,周母就日日打听小孙子什么时候回来,一开始陈小莲还能定下心来安慰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小莲也跟着不安起来。
虽然明知道周瑞阳走的时候带足了银子,周铁柱也是个绝对可靠的,应当出不了大事,但是一日见不到人回来,就忍不住担心一日。
七月底的时候,周重阳夫妻俩趁着县学放假,都回到了后山村,周母看着全家人都在,唯独少了小孙子,自然又是一番念叨。
看她如此担心,一桌子人谁也吃不下去,纷纷出言安慰。最后还是周父发了话,“好了,菜都凉了,都赶紧动筷吧,说不定明日粽子就回来了。”
大家刚刚举起筷子,就听到大门外传来了马车的动静,一家子都是又惊又喜,连忙放下筷子迎了出去。
门外周瑞阳刚跳下马车,看见一家人都在也是高兴的很。周母抢上前去,把他从头到脚都打量了一遍,“瘦了,也黑了,这段时间在外面一定吃了不少的苦吧?”
说着,心疼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大家自然又是一番宽慰。陈小莲见儿子虽然黑瘦了一些,精神却极好,就放心了。“你先回屋去洗洗,然后再出来吃饭。”
等他洗漱的功夫,陈小莲带着洪知意和周圆圆,又做了两个菜,顺便把桌上的菜又热了一遍,一家人围着桌子边吃边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