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莲让王嫂把笋子剥了焯水,又让李嫂去揉了些面,自己则去廊下割了一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下来,家里腌的咸肉都是用的散养猪肉,香的很。
一切准备妥当,陈小莲用瓦罐炖了一道腌笃鲜,这道菜是周家宝在外面吃过的,回来之后和陈小莲一说,她就试着做出来了。拿新鲜的五花肉或者排骨,合着咸肉一起用小火煨着,等到汤汁浓白的时候,再把鲜笋放进去,吃的时候鲜香扑鼻,家里老老少少都爱吃。
炖菜的功夫,先前让李嫂揉的面也发起来了,几人合力把一个个面团捏成了窝窝头的形状,上锅蒸熟。陈小莲还切了肉丝,和雪菜笋丝一起炒了,又炒了一个青菜,再加上周父从别人手里买的小杂鱼炖了一锅,锅边上贴了一圈死面饼子,尽够吃了。
大人把饭菜上桌的时候,板栗和粽子自觉地去厨房了碗筷,刘怀慈见了,也跟着去帮忙,最小的圆圆也屁颠屁颠地去了,几个哥哥只好分了一把勺子让她拿着。周父周母看了都直点头,家里几个孩子,没有一个偷懒耍滑的,这是好事。
第二天,周家兄弟俩就得去上学了,刘怀慈就在家里和圆圆玩了一天,这可把圆圆开心坏了,家里的两个哥哥都比她大不少,有时候不爱带她玩,这个新来的刘哥哥就不会嫌弃她,她喜欢和刘哥哥玩。
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第三天一早,周家宝又要去县城了,也是说好了送刘怀慈回家的日子,几个孩子玩的好,都有些依依不舍的,直到周家宝再次允诺以后会经常接刘怀慈过来小住,孩子们心情才好一点,互相挥手道别。
回到家,刘怀慈就迫不及待地把周叔的允诺告诉了刘杜仲,刘杜仲见孩子满怀期待地望着自己,也不忍心拒绝,“你既然和你周叔说好了,就要做到,要是去了书院不好好读书,我就不许你再去周叔家里玩。”刘怀慈开心极了,很有信心地说:“爹,你放心,我一定好好读书,到时候你可要说话算数!”
刘杜仲自然不会说话不算数,所以往后的几年里,刘怀慈时不时地就会去后山村小住几日,日子过的开心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