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年份比你这个老,所以,你这个应该是正德时期。”
“宣德,是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这是一位在位仅有十年的皇帝,所以出品的瓷器数量也不多。”
“而正德是明朝第十位皇帝,叫做朱厚照。”
“停停停,我不想讨论明代皇帝是那个,我就觉得我这个碗,应该是明代早期的。”
“你看它挖足不过肩……应该是明代早期的特点吧?”大姐问道。
“过肩足,确实是一句俗语,指的是景德镇对一种碗足形式的俗称,不过,你这个碗呢,这么看,是看不出过不过肩的。”苏九歌摇了摇头,解释道。
过肩足,是陶瓷术语。
制陶工人把圈足和碗腹交接处,称“碗肩”,所谓过肩,指的是指圈足内的深度超过碗肩,从而形成圈足深、碗底薄的碗足形式。
这就是所谓的过肩足。
“怎么说呢……”
“如果你一定要认为这件东西是明代早期的,那我也不好说什么。”
苏九歌想了想,说道,“但根据我的判断,我还是觉得是中期左右的。”
“成。”
大姐点了点头,她也算看出来了,这个苏九歌是一点也不上道啊!!
“那我还有一个问题,这种青料是什么料?”
苏九歌微微眯眼,他有些明白大姐来鉴定的目的是什么了。
“如果说明代早期的话,这个青料应该是苏麻离青料,苏麻离青料,实际上是从元代,一直到明成化中期才结束的。”
“但是这个呢,不是苏麻离青料,它已经是国产料了。”
“如果你们昨天有来参加鉴宝活动,或者看过我的直播,就应该知道,苏麻离青料的铁锈斑,和国产料的铁锈斑是不太一样的。”
“具体不一样在,苏麻离青料的铁锈斑是多铁低锰,形成的铁锈斑呈现出不规则的样子……”
“但是你这个呢,呈现出来的摸样,就和真正苏麻离青料的铁锈斑,就有些不太一样了。”
“所以,这个料应该是国产料。”
“已经不是进口料了。”
“东西是没问题的,明代的。”
“中期左右吧,也别过于去较劲了,价格也差不太多。”
“肯定不是晚期的,中期左右吧。”
大姐依旧不太满意:“九歌老师,你确定你看清楚了?”
“这上面铁锈斑不是苏料的?”
“对,它这个已经不是苏料了,是国产料,不是混合料。”苏九歌点头道。
“基本上有三种料,一种苏麻离青料,一种国产料,一种混合料。”
“这种还能算是国产料。”
“国产料?”大姐皱眉,拿起青花碗,观察了起来。
“行了,大姐,你也别看了,混合料和国产料,更多的是一种概念,具体是那种,谁也分不清楚。”
“因为混合料就是苏麻离青料不多了,与国产料混合调色,由于其中的苏麻离青料太少,几乎不显现。”
“而国产料就完全是其他材质了,跟苏麻离青料完全不搭嘎了。”苏九歌解释道。
“但是,我能说的是,一定不是苏料。”
“这个东西你居然认为它是中期的?”
“九歌老师,我问你,你是不是鉴定中期以前的瓷器都不行啊?”
大姐不满的问道。
她将这句话重复了一遍,又强调了一下她的态度。
苏九歌听出来了,对方是希望自己承认她的瓷器是明代早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