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浙江朱熹政绩突出,赈灾有功,从种种迹象看,唐仲友难洗清白。
所以争议点就落到了严蕊一个人身上,据《宋史》记载,此事案发以后,朝廷曾诏令朱熹赶往其他州郡巡查灾情,但朱熹坐镇台州,并没有奉诏,反而再上三疏。
因此案涉及唐仲友,为避嫌,严蕊被移至绍兴司理院,远离台州审讯,朱熹不了解严蕊之事细节,也能说得通。
问题就在于,唐仲友曾私闯绍兴司理院,并殴打了审案的推官,那么到底是谁主张对严蕊用刑?诱供目的何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虽然绍兴不归唐仲友管辖,但浙东基本是王淮和唐仲友的地盘,为何有人非要把严蕊和唐仲友有私之事坐实?
这些疑点史书不会记载,只能靠我们自行判断了。
纵观此案,唐仲友不法事定存,不过是仗着有王淮这个后台才仅仅作罢官处理。而严蕊受刑蒙冤,朱熹作为“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主抓政务,也难免有失察之责。他并没有把理学思想应用到实际事件中去。
03.
朱熹出生在官宦人家,父亲朱松曾任官着作佐郎、史馆校勘、司勋、吏部郎等职,秦桧向金人求和时,朱松极力劝阻,因此遭到外放,自请为祠官,管理台州崇道观。
在朱熹14岁的时候,朱松就病逝了,因此朱熹随母亲祝氏自尤溪迁至崇安,投奔父亲的好友刘子羽,即朱熹的义父。
传朱熹出生时,右眼角长有七颗黑痣,排列如北斗,天资聪颖,5岁便能通读《孝经》,并在书额题字自勉:若不如此,便不成人。
6岁时,朱松指日示曰,朱熹便问,日何所附?天何所附?此时就能看出他的穷理之心。
刘子羽对朱熹很好,视为己出,很重视他的教育,因此特请胡宪、刘勉之、刘子翚三位老师教习朱熹。不仅如此,刘子羽还专门为朱熹母子筑建别舍,名曰紫阳楼。
18岁时,朱熹考取贡生,次年进京参加科举,中王佐榜第五甲第九十名,准勅赐同进士出身。因此,老师刘勉之将自己的女儿刘清四许配给朱熹,正式成家立业。
公元1151年,22岁的朱熹通过吏部铨选,官左迪功郎、泉州同安县主簿,向朝堂迈出了第一步。
两年后,朱熹赴同安途中,再拜李侗为师,他一部分思想理论受教于李侗。李侗为程颢、程颐的二传弟子,朱熹曾三次求见李侗才入其门,此后几年一直在钻研学问。
公元1162年,高宗禅位,孝宗赵昚登基,旋即在垂拱殿召见朱熹,朱熹面圣上三札,因抗金之计被汤思退驳回,故授国子监武学博士时,朱熹辞职不就,请祠归崇安。
5年后,崇安发生水患,朱熹参与救灾,积累了很多经验。
随后,朱熹重读程颢、程颐着作,从全新角度独创“中和新说”,这意味着此时他的理论已经逐渐成熟。
他笔下的《观书有感》就是作于此间: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04.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公元1169年,朱熹丧母,建寒泉精舍为母守墓,开始了长达6年的寒泉着述,这首《春日》就是作于这段时期。
公元1175年,吕祖谦访朱熹,两人在寒泉精舍相聚一个半月,谈理论道,随后又一起赴信州鹅湖寺,与陆九龄、陆九渊及刘清之相聚,史称“鹅湖相会”。
三年后,孝宗再召朱熹,知南康军兼管农事,适逢大旱,朱熹主持赈灾,并寻白鹿洞书院废址,不遗余力地完成重建。学院重建完成后,陆九渊曾来讲学。
之后,“唐仲友案”就爆发了,朱熹虽赈灾有功,但因失望请辞,继续着述,开始广招门徒,聚众讲学。这期间,朱熹的理论已经大成。
公元1190年,61岁的朱熹知漳州,并在那里实施了改革,但因阶级矛盾激化严重,未能成功。
翌年,朱熹长子朱塾病逝,朱熹悲痛欲绝,以治子丧请祠,迁居建阳,后于考亭讲学,创建考亭书院,“考亭学派”具雏形。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朱熹这首《劝学诗》就是写给门生的诫语,学院规模越来越大。
公元1194年,宋宁宗赵扩即位,湖南瑶民蒲来矢起义,震惊朝野。朱熹临危受命,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赐紫章服。到任后,朱熹采用怀柔政策,叛民得以安抚,因此朱熹在当地兴学校,广教化,督吏治,敦民风,并扩建了岳麓书院。
同一年,宁宗任用定策有功的赵汝愚为相,召朱熹为焕章阁待制兼侍讲,故朱熹于行宫奏事,谏言宋宁宗正心诚意、读经穷理,妥善处理潭州善后事宜。
随后入殿讲《大学》,反复强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希望通过匡正君德来限制君权的滥用,所以引发宁宗和韩侂胄的不满,入朝仅46日就被除服。
去官后,朱熹回建阳考亭继续讲学,但是很快“庆元党禁”就爆发了,监察御史沈继祖批判朱熹的学说为“伪学说”,列八项大罪,并效法北宋元佑党籍之故伎,开列了一份59人的伪逆党籍。
朱熹以伪学罪首落职罢祠,朱子门人惨遭清算,或遭流放,或下狱。
公元1200年,朱熹忍着病痛,完成了生平所有着述,随后写下遗嘱,嘱托儿子和门下弟子努力学习自己遗留下来的书籍。次日,朱熹衣帽穿戴整齐,靠着枕头就去世了,终年71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初,辛弃疾和朱熹曾共游武夷山,朱熹写下“克己复礼”“夙兴夜寐”八个字,分别悬挂在辛弃疾两间斋室的门上。
朱熹病逝时,“庆元党禁”尚未解除,韩侂胄一再打压朱门学子,因此无人敢去吊唁,但辛弃疾却亲自前往,写下了那句流传千古的悼词: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纵观朱熹这一生,为官9年,但仅在朝中40余天,每一届皇帝都不喜欢他,因为他总是谏言天子注重道德、修身齐家,灌输“格物致知”之理念。他很有治国能力,这从几次赈灾中就能看出,着述也颇丰,有自己的道统思想,可是辅佐君王之术,朱熹尚欠火候。
在古代,君者即天下,若悯天下苍生,当使君明理,找到合适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灌鸡汤,抱着“我不怕死、我是谏臣”的态度。凡事变则通,通则达。
至于针对朱熹的“伪学说”,完全是一种政治攻击。
公元1194年,太上皇宋孝宗病重,自觉将不久于人世,很想在离世前再看光宗赵惇一眼。但光宗素来与父不和,不肯探望,左丞相留正恳请光宗满足孝宗最后一个愿望,可光宗却挑衣而起。
不久后,孝宗崩,光宗不执丧礼,群臣累奏不复,因此韩侂胄和赵汝愚在太皇太后吴氏的支持下拥赵扩登基,为宋宁宗。
宁宗即位后,赵汝愚因辅佐有功擢右丞相,以独相的身份执政,因此遭到韩侂胄妒忌。赵汝愚亲朱熹,不但让他平乱,还入宫侍讲,推广其理学。
随后,韩侂胄指使右正言李沐,奏称赵汝愚乃宗亲,不宜担任宰相,遂赵汝愚遭罢免并外放。当时很多大臣都上疏攻击韩侂胄,这其中就包括朱熹,因此韩侂胄掌权后,就酝酿了“庆元党禁”。
这件事的本质还是宋宁宗厌朱熹,若宁宗坚持,韩侂胄纵然有报复之心也无计可施。
朱熹死后两年,台谏奏请宋宁宗恢复其名誉,赐恩泽。
公元1210年,宋宁宗赐朱熹谥号“文”,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时期又追封徽国公,朱熹也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之人,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
朱熹把这一生都奉献给了“理学”,有些争议在所难免,但历史已经给出正确答案,在古代到现代的思想进程中,“程朱理学”影响巨大,成就斐然,这是不争的事实。
本栏目历时一年精心打造,建议加入书架并收藏,从第一章节开始跟进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