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仁骑马在他马车边上,建议道:“先生不然也骑马吧,风吹在身上舒服极了。”
封致远极力拒绝。使臣建议他跟随后队慢慢悠悠,他也不听。
即使难受得不行,他也非得跟着队伍走。使臣不由感叹,这位贤士真是对陈国期待已久啊!
回到陈国境内,夏仁又坐回了马车,使臣也再次将仪仗摆出。
陈国百姓都知道出使的大臣回来了,纷纷兴奋不已。
“我们陈国定然又从李国得了便宜了!”
“那肯定的。要说还是在陈国好,李国的百姓真惨。”
……
几个人将陈国大力赞扬了一番,又在言语中贬低李王。
很快,城中卫士就将几人锁拿带走。
夏仁看呆了,忙让人询问。
封致远这会力气回来了,见夏仁一片无知,就道:
“陈国的德妃竟不知陈国的律法,看来陈国的律法还不够普及啊!”
过来回答夏仁问题的使臣先回答夏仁:“几人被抓到是因为非议大王,非议陈国。”
非议这个词在陈国的用途很广,不管你是夸赞陈国还是贬低陈国,都属于这个罪名。
使臣随后又对封致远道:“娘娘是李国公主,是后宫妃嫔,一时不知陈国律法情有可原。”
“况且娘娘秉性纯善,王后御下有方,必不会让娘娘违背律法。”
“先生多虑了,您可以看看我陈国的百姓,皆战战兢兢,劳作终日便知,陈国百姓皆是知道律法之人。”
夏仁:“……”
让百姓闭口塞言,整日为生计奔忙不休,陈国在她眼中变了个模样。
从前,她敬佩陈王为统一天下的志向克制自己,她喜欢陈王的不以身份高低选拔人才……
可如今……陈王仍是那个陈王,百姓却不再是统一天下的符号。
她真心问等致远:“我以前常常觉得疑惑,陈国爱才至此,那些不愿来陈国的大贤莫非有私心。
原来不是因为他们有私心,而是因为陈国这样的状况吗?”
封致远这回倒没讽刺她,而是道:“陈国在诸国被称为虎狼之国,难道是因为它屡战屡胜吗?”
夏仁:“……”从前她真的是这么认为的。
封致远给她科普,陈国起源于边陲,贫穷无礼,毫无大国气象。
但在极短时日内,它便飞速超越了先于它立国的国家,并不仅仅因为陈国国君有多贤明。
还更因为,陈国从上到下就是一架飞速急行的马车,每个人都是这两马车上的零部件。
封致远道:“它停不下来,要么创死别人,要么创死自己。”
陈国的百姓很辛苦,终日劳作,毫无闲暇,为供养陈国耗尽一生全部的力量。
但其余国家的百姓就轻松吗?权贵的欺压,无穷无尽的赋税,一眼看到底却毫无希望的一生。
夏仁想,众生皆苦。但这是不对的。
夏仁:“再坏的规则也好过没有规则。”
“陈国律法确实严苛,但它在约束百姓的同时也保护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