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蘅喝着茶,心里盘算着。他的野心可不止这些。
后世的十大名茶,十几种知名茶品,现在还都名声不显,甚至还在深山之中无人得知发现。
不论是龙井,还是铁观音,亦或是雨花茶、六安瓜片,似乎除了碧螺春之外。根据史料记载,此时都还不出名,也没有成为贡品贡茶。
只有一个碧螺春,唐朝时就很出名,备受推崇,在唐朝成为了贡茶。不过是唐朝何时成为贡茶的?这一点历史也没有详细记载。但是现在是唐朝初期,也可能还没有成为贡品。
即便是成为贡品了,也不一定是太湖那座洞庭山上的极品。十大名茶-洞庭碧螺春,可不是普通的碧螺春。而这个洞庭,乍一听,很多人以为洞庭碧螺春产自洞庭湖,其实不是,而是江苏太湖洞庭山。这座湖中小山的碧螺春茶,是品质最高的极品碧螺春。
一般认为茶始于先秦,盛于唐宋。大唐真是茶叶贸易兴盛,官方民间都热衷于茶叶的时期。但是即便如此,不论是制茶工艺,还是对茶种的认识,都还是远不如后世。
此时的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茶叶产区的重要性。对同种茶叶,地质不同,产出的品质差异认识还不大。
就拿洞庭云雾茶而言,大唐贞观年间就开始成为贡茶。但是这个贡茶,却没有意识到地域的重要性。凡是洞庭湖周边,以及衡山区域。只要是云雾茶茶种种植的茶叶,都是贡品,而没有细分。
直到开元时期,才认识的广济寺一代的南岳产区的云雾茶,更胜普通茶叶一筹,才指定了毗卢洞云雾茶成为贡品。而文成公主带往吐蕃的贡茶,其实只是洞庭湖产区的普通云雾茶,而非广济寺的名品。
而君山茶,到了后唐时期,才被皇家所认识,名扬天下。而此时它真正的名品,君山银针,却因为制茶手法还没发明出来,连名字都没有。
洞庭碧螺春,也很可能因为同样的原因,还名声不显。成为大唐贡茶的很可能是太湖一代的碧螺春茶,而不是特指太湖洞庭山上的那一小片地。所以他还是有望拿下洞庭碧螺春的最高品质的产区。
李蘅还想着,尝一尝,大红袍那几颗母树的滋味。
想品一品龙井边上的十八颗茶树的极品龙井茶。
也想喝一喝最极品的洞庭碧螺春。
总之后世十大名茶,还有古今十几种名茶,他都要最极品的,要尝一尝那些母树上的茶叶。
只不过,其他的名茶的产区离得太远,李蘅只能先对同在湖南的君山银针和南岳云雾茶下手。其他的先放一放,反正跑不了。都还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会被人发现,怕什么?
现在唯一让他上心和担心的就是洞庭碧螺春。
他在考虑是不是先派个人,奔赴苏州,看看那几块极品的碧螺春产地,还在不在?如果在,还无主,先买下握在手里,保险一些。
看着李蘅愣神,李玉莲问道:“弟弟,在想什么呢?”
李蘅摇摇头道:“没什么?就是一些杂事。对了,二娘了,让她扩建菇房的事。准备的怎么样了?”
李玉莲道:“二娘已经再办了。你规划的合蕈菇房,应该这两天就能建好。”
“好,这事你关心一下!”
李玉莲问道:“弟弟,为什么不扩建平菇菇房,而要建香菇菇房?”
李蘅道:“姐,平菇的产量已经饱和。平菇要食用的是鲜菇,咱们的供应范围,最多就这二十一州,再远,就不新鲜了。而这二十一州的消化能力就这些。生产更多的平菇,只能让平菇市场供大于求,然后价格降下来。生产更多的平菇,却和现在卖出的总价格差不多。除了增加我们的成本,没有任何好处,费力不讨好的事,咱不能干。这叫做市场供需关系,以后我慢慢跟你讲。简单说,扩不扩大平菇生产,我们都不会再增加一份收入,甚至扩大了反而会收入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