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别说这个生于皇宫长于皇宫,还从来没有真正接触过朝堂政治,以及各种政务的太子了。
所以可以预料到的是,李承乾回了太子东宫之后,必定要闭门钻研很长一段时间。
少说七八天,长则大半个月。
对于王辰而言,这样的教学方式还挺不错的。
既过足了当老师的瘾,又成功通过教导学生实现了深层目的,同时还不用太过劳累,简直是一举三得。
……
搞定了李承乾这件事情之后,接下来的两天空闲时间,王辰倒还认认真真的搞起了文化研究。
正因为知道王辰即将走马上任,身为身为尚书省三把手的魏征,直接大手一挥,给王辰开了个后门。
左右也不是什么大事,无非是示意手底下的官员,给王辰批了个条子,让他能够将一些公文文件带回家去阅览查看。
就这样的一个简单举措,反倒让尚书台的一些下级官员,在琢磨着这位今科状元郎有什么样的背景。
……
对着这些以往的公文研究了两天之后,王辰也差不多把这个部门,平日里大致要干的工作给搞清楚了。
尚书省共有六部,尚书台的作用,就是居中统筹协调六部之间的事务,起到一个从中中转的作用。
比方说兵部需要一批新式的兵器,但他们自己是没有任何能力打造的,必须要委托工部来进行制造。
这个时候就要把公文打到尚书台这里,再由尚书台一级一级上呈,上面的人批准允许之后,再把公文转交工部进行实施。
其他部门也基本等同于此。
调查地方上的大案子,可能同时需要用到好几个部门的人,首先是这几个部门内部进行商讨,然后再由尚书台进行统一规划运转。
正是因为对六部的事情都有所涉及,可以同时过问这几个部门的事情,尚书左仆射这个官职,才被称为当朝宰相。
对于一位八品官员来说,放在地方上,那当然是相当有分量的高官,最起码也是一个地方县的县丞,而且还得是中县的县丞。
毕竟一个下等县的县令,地方的父母官,也就是一个从七品。
但放在各级官员层层叠叠,高官一抓一大堆的大唐都城长安来说,从八品的官职就显得略微有些不够看了。
说什么朝官满地走,那自然是有些夸张了,毕竟大唐初期,待在长安城的京官人数其实很少。
一直到唐玄宗之后,官员人数才急剧膨胀起来的,那同时也意味着大唐开始走下坡路了。
当然对比寻常百姓来说,依旧是高高在上的人物,一般也接触不到。
但是在尚书台这个朝中一等一的实权衙门里,八品的尚书都省主事,已经可以算是官员序列的最基层。
所以讲道理,王辰倒还真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职务在身,所以研究了两天,也就研究的差不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