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也算是兴致来了,然后竖起两根手指头。
“要说办法的话,我这倒有两个主意,不过你我之间说说就可以了,兵部衙门肯定不会采纳我这一套。”
杜如晦也不管那么多,赶忙点头表示自己明白。
“第一点就是在常备的编制和府兵之外,再扩充一支由募兵组成的队伍。。”
王辰就这么一句话,直接把杜如晦给说的一脸懵逼。
扩充编制,在府兵之外进行募兵?
这改动未免也太大了吧,府兵制可是大唐进行兵员招募的最基本法则。
王辰看老杜一脸懵逼的模样,就知道他没听懂自己说的啥意思。
因此耐心的解释道:“扩充常备编制,并不意味着要更改府兵制,只是说以府兵和募兵相结合。”
“我大唐现有的兵员制度是府兵制,也就是士兵自备兵器和铠甲,农闲时就轮番戍守边疆,农忙时则进行庄稼耕种。”
“这样虽然极大的节省了我大唐军费开支,也方便了战时和农活两不耽误,但却有些弊端。”
杜如晦已经被王辰的话语给吊起来了胃口,赶忙追问道:“有些什么样的弊端?”
王辰针对这个问题继续说了下去。
“一个是需要府兵自备兵器铠甲和干粮,有时候这些就会成为相当沉重的负担,碰上兵器或者铠甲损坏,那修缮起来又是一笔开支。”
“第二个是因为府兵制和均田制是互相捆绑,赖以生存在一起的,可一旦这些府兵均分到的田地出现了变动,就会导致人员参差不齐。”
“第三个是虽说府兵在农活忙碌和闲暇之时进行轮番调换,在戍守边疆和庄稼耕种之间调整。”
“但碰上有时候时间调整的不好,就非常容易导致长时间滞留在边疆,而无法返回中原,又或者延后执行去往边疆的命令。”
“久而久之,百姓们对于府兵制就会产生抵触心理,而同样在朝廷这边,调集府兵的时候又会出现困难。”
“两头同时不讨好,这就是府兵制的弊端所在。”
杜如晦此时已经陷入了极度震撼之中。
他本意只是想来问一问,怎么减少兵器铠甲的浪费,但没想到问出了这么大一个问题。
居然牵扯到了整个大唐最根本的兵员招募制度,府兵制现在可是唐朝的军事根基。
没想到被小王掌柜这么一挖,居然挖出了好几个漏洞。
杜如晦觉得自己似乎搞出了点什么不得了的名堂。
他整个人有些呆滞的考虑了一阵,然后才有些迟疑的问道:“王掌柜,照你这个意思说,府兵制或许需要改变一下?”
王辰摇了摇头。
“我的意思并非全盘否定府兵制,而是说在常规府兵制之外,可以实行募兵制,招募一支备用的编制队伍。”
“按照我的估计,最多两年之内,我大唐就会和北方的突厥人有一场倾世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