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做的不是别的,正是鲤鱼。
这个在黄河最长见的鱼,也是当地人擅长做的。
在整个豫菜的菜系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做法便是黄河鲤鱼和鲤鱼焙面。
只是这黄河鲤鱼家家户户都会有自己的做法,可能味道不尽相同,但都能吃,但鲤鱼焙面还真不是一般师傅能做的来。
首先这鱼的处理,就要复杂一些。新鲜的鲤鱼在将鱼去鳞、去鳃、去内脏,清洗干净后用盐、料酒等调味料腌制后,还得炸,炸之后还不能出锅,得放到高汤慢火炖煮。火候稍微大一点,这鱼很可能就散架了。
当然,最麻烦的还是这盖在鱼身上的焙面,面条撕特别的细,先煮再炸,不能粘连,这就极其考量师傅的功力了。
除去黄河鲤鱼,郑春的豆芽炒的也和别人不一样。
不仅仅是配料的不同,这豆芽的卖相也不一样。
同样是豆芽,但在他盘里的,没有头也没有尾,不说别的,就冲他这份掐豆芽的耐心,这豆芽再卖的时候,都能多卖一半价。
也犹如郝强所预料的那般,尽管上了四份豆芽,但两桌试吃的食客们还是把最高分给了郑春。
除去一道家常菜和一道大赛,郑春剩下两道的菜可以说是十分创新了。
一个水果玉米炒饭,一道面点,面点不复杂,就是馒头加了一些可食用色素,但其样子非常漂亮,是一座用寿桃堆积成的小山。
正两道菜不管味道如何,起码单从他的想法上,郝强觉得,他已经拥有了一个主厨应该有的素养,因为主厨很多时候是要总领整个厨房的,从菜单制定到食材的选择那都是一门学问。
做菜好坏,这只是基本功。
而且郝强发现,他的灶台,也是最干净那个,尽管东西多,但你看上去不会觉得乱。
郝强不是墨迹的人,食客们走后,就公布了这次的试菜结果。
“经过综合考量,我们希望郑先生能成为我们的店主厨。”
“也感谢其他几位不远而来试菜,这是我们店的一点小心意。后续如果我们开分店,也会优先考虑各位。”
买卖不成仁义在,郝强给来试菜厨师们都包了一个红包,不多,但足够他们的路费和那些自带食材了。
老板敞亮还大方,尽管最终没合作,其他几人也没什么怨气,纷纷都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唯独李三刀,一张面皮鼓囊囊的,几个徒弟脸色也是阴云密布,饿狠狠的盯着郝强,好像郝强欠了他们钱一样。
似是没想到自己竟然真的被录用了,郑春坐在桌前足足愣了1分多钟才反应过来。
迎着郝强满是笑意的眼神,他一个箭步冲了过来,因为太过激动,整个人不受控制的往前倒,也亏得郝强反应快,不然郑春怕是要给郝强磕一个。
“郑师傅小心。”郝强温和道。
“谢谢老板,我会好好干的。”郑春站直身体,脸很红,十分激动。
就在他还想再说些什么时,暮地,他身后响起了一道嗤笑。
郑春回过头,就看到李三刀的几个徒弟在窃窃私语,其中一个还在吹口哨。
郑春蹙眉,也没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