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云州城内的街道上却不似往常那般安静。
小巷拐角处,几名百姓聚在一起,低声议论着。
“你们听说了吗?女帝居然信任奸臣,把宋天临给害了。”一个年长的男人压低声音说道,他的眉宇间带着一丝愤怒。
“怎么没听说,这还不是因为她不聪明,整日跟着宰相胡乱作为。”另一个声音接着附和。
在城中另一处,李畅与宋墨走入了一家茶馆。
宋墨点了一壶热茶,坐在靠窗的位置,听着四周零零星星的谈话声。
作为防疫的主导者之一,他心中明白,这些流言若不尽快澄清,对女帝的威望将是一大打击。
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是李清。
宋墨见李清四处张望,便挥手示意。
李清走过来坐下,神情凝重,“宋公子,哥,这谣言不妙啊,是有人故意而为之。”
李畅心如明镜,点头向宋墨道:“不知你有没有猜到幕后之人?”
“未必是匈奴那边的人,可能在京城内就有动手脚的。若不尽快传递女帝的决策到民间,只怕事情还会继续发酵。”宋墨的目光中透出思索。
他和李畅一样,希望能尽快找到源头。
与此同时,沈清秋在皇宫内也收到密报。
青禾跪在一旁,着急地说:“陛下,云州传来了对您的不实谣言。怕是敌人用心不良,欲加乱局势。”
沈清秋略显疲惫,却仍保持冷静:“青禾,立刻与宋墨取得联系,让他协助查明真相。”
随即,又下令让几名侍卫加派人手,以确保京城内的安全。
“是。”
青禾立即领命退出,那晚上的灯光仍未熄灭。
同时,陈中书也在其府内召开了一场秘密会议,聚集了一众得力干将。
他一面派人继续调查谣言来源,一面让文官们起草奏折,为沈清秋辩驳。
第二天一早,城内空气中弥漫着一丝紧张的气息。
宋墨站在一个被临时搭建起来的高台上,他的目光扫过聚集在广场上的人群。
他深吸一口气,从心底为眼前的百姓感到担忧,笼罩在他们心头的谣言和即将到来的威胁需要有人去扛。
“乡亲们,”宋墨的声音在广场上响起,清晰而坚定,“我知道,最近的谣言让大家心中不安,但是身为女帝的臣子,我要告诉你们,沈陛下一直在为这片土地尽心尽力,她的政策和决策,都是为了大家的未来。”
台下的人群中传来低声的议论,宋墨知道单凭言语无法完全打消他们的疑虑。
他继续道:“更为紧急的是,离城外五十里的地方,我们发现了契丹人的踪迹。战争的阴影笼罩在我们头顶,不能因为谣言便对不实之事妄下判断,这非但不能保护我们的家园,反而会让我们更加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