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书领命退下后不久,便有一侍从便匆匆进来。
他神色紧张地传递消息:“报!匈奴投诚,不日将派使臣前来谈停战事宜。”
“什么?!边关战捷了?!”
沈清秋诧异,难得露出一丝情绪波动。
“是,边关自上次陛下清肃之后,以战养战效果卓著,打得匈奴接连败退,我军气势高涨!”
侍从如实答道。
沈清秋微微点头,将情绪的波澜再次隐藏起来。
坐上帝位以来,时常不能释放自己的喜好情绪,只是偶尔的失控在所难免。
如今匈奴投诚,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至少大炎能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免于兵戈之苦。
她沉吟片刻,先行安排了一系列接待事宜。
与此同时,陈中书刚回到宰相府便召见了宋墨。
宋墨进门,对宰相微微施礼。
“陈相,您召见我有什么吩咐?”
陈中书和蔼地点点头:“宋公子,你在灯会上表现优异,女帝已嘱咐我给予你一些赏赐以资鼓励。”
“为陈相分忧,是我宋某福分!”
宋墨说道。
要知道这女帝能直接找上陈中书,那便是女帝知道自己是陈中书的人。
那自己所作所为不论如何,都得跟宰相府挂钩。
至少在自己羽翼丰满之前,需要如此。
果不其然,陈中书听完哈哈大笑,脸色更为柔和,“另外,还有一则好消息,匈奴意图投诚,不久将派使臣前来,这消息如今应该已经传入宫中,本相想让你协助设宴,体会一下朝中事务。”
宋墨心中一震,感激不已:“感谢陈相提携,我必不负恩情。”
他虽升职,但也并没有到能参与这些事宜的时候。
没想到陈中书能如此信任自己,给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提携。
陈中书摆摆手,意味深长地说道:“宋公子乃国之栋梁,未来可期。”
日子渐逝,很快便来到了宴会当晚。
只是宋墨独自在皇宫的长廊中梳理思绪,岂料竟然迷了路。
漫无目的地走着,便与一个身影不期而遇。
那人正是沈清秋。
她换下了平时的一袭华服,低调而庄重。
宋墨眼前一亮,友好地笑道:“沈清秋?你怎会在此?”
沈清秋微微一愣,但很快恢复,“你觉得我为何在此?”
她很好奇,这次宋墨能不能猜出自己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