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捐三日,参与募捐官员三千六百多人,其中各世家官员占据九成。
最后却共募捐获得白银十三万两,粮草三万石。
仿佛如同一个笑话一般。
国家存亡的大事,他们都不愿掏钱。
更何况是官道?
面对顾幸的说辞,百官眉头紧锁。
半响之后才有人开口:“据臣所知此次修缮官道,户部批银一百二十万两,陛下內帑批银一百万两,逍王支持纹银八十万两,共计白银三百万两,进行官道的修缮。”
“何来逍王所言的六百三十万两?”
这些纹银都是明面上实际出现的银两。
“唐兴成告诉他这是怎么回事,”顾幸对唐兴成开口。
唐兴成抬头缓缓开口:“三百万两纹银是对长安周边数州官道的修缮,而逍王口中的六百多万两白银是针对大周全国性,几条重要官道修缮的银两。”
“听到了吗,就这还只是区区部分重要官道,而并非全部,”顾幸沉声道。
“再告诉他,若是想要将全国目前全部官道全部修缮一边,预计是多少银两,”顾幸说道。
“一千六百七十万两白银,”唐兴成没有丝毫犹豫脱口而出。
“要这么多?”众人神情猛地一震。
“唐大人你确定你们工部没有算错?”
有人惊呼问道。
唐兴成看着那人面色不满:“你可知全国各地有多少条官道?”
“各地官道损坏程度如何?”
“这些你们都知道吗?”
“就这一千七百万两白银,已经是保守预算了,先不说目前没有银子,就算有银子,这批银子砸下去,也只能进行简单的维修,压实罢了。”
“若是想要完全修缮一遍,彻底将所有路基全部殷实,恐怕这个数就算是在翻两倍都做不到。”
这里所说的官道,并非是大周一国修建出来的,其中大部分的官道,都是前朝亦或者其他皇朝陆续修建出来的。
在一个个朝代的历史堆积之下,才有了现在大周四通八达的官道。
而这也是为何单是修缮,而并非新建,便需要这么多银两。
实在是有些官道历史悠久,而地方官员又不作为,长期放任,任由其大面积的损毁导致。
“嘶……!”
听到这个数字,不少官员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就是修缮一条路,需要这么多银子?
“六百万两白银多么?”顾幸冷声质问。
“不多,”那人艰难开口:“可……可拦路收费一事,实在不妥啊。”
“那你告诉本王一个妥当的办法,”顾幸眼神冰冷。
那人对上顾幸的眼神,眼神躲闪了一下,最终咬着牙道:“此……此事可由户部出面,慢慢修缮,何必用此下策,已至朝廷威严受损。”
“户部没钱,每年财政收税都是摆在那的,就这么多。”
“几千万两白银的窟窿,就算将户部拆了都没招,别想着让户部掏银子。”
户部尚书何有道掏了掏耳朵开口说道。
“不是六百三十万两吗?怎么又成几千万两的窟窿了?”
一人猛地抬头问道。
“你耳朵有问题不成?”何有道斜了他一眼:“六百三十万两只是部分,大头在后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