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太后喝下御膳房准备好的补汤后,往窗外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还没有说话,身边的太监总管吴公公就猜出她的想法。
“今日一早,圣上便出了宫。”
齐太后冷哼一声,脸上稍显不悦,却也没有对此说些什么。她将只喝了几口的汤递给太吴公公,而后走到窗边。窗边的矮几上摆着一析盛放的梅花,可齐太后却将它从瓶子里取出来,转身交给紧跟于身后的吴公公。
“人都已经走了好几年了,他倒是长情。”她淡淡地看着那空空的瓶子,有些感慨。
“圣上是随了您的性子,才会如此长情又念旧。”吴公公顺着她的话接口。
“随了我的性子他便不会这样。”齐太后哼笑,“如今他后宫里美女如云,要什么样的没有?他倒好,偏偏对一个已经身入黄土的人念念不忘,耽误了一个后宫里姑娘的青春。”
吴公公是个人精,知道齐太后说这些话是因为对赵允宗子嗣不盛而感到不满。但这话只能由身为母亲的太后去说,他们这些做奴才的是半个字都不敢说的。
齐太后自然没有想要他应和的意思。
很多时候,她只需要一个嘴巴牢靠的人,将她这些怨气牢牢接住便好。
吴公公是她成为妃子的时候便跟在她身边的人,是她的心腹,有些话她也只能说给他听。
“将这瓶子擦洗一下,等会皇帝是要拿新的梅花来这里换的。”她指着那空瓶子吩咐。
吴公公即刻应声,端着瓶子便往外走。吩咐了宫人务必将瓶子好好清理擦拭之后,回到齐太后身边的时候,发现她依旧愁眉深锁,不见开怀模样。
想必是与那位洛城来的齐家三郎有关。
吴公公对这齐家三郎并不了解,他只知道太后对他十分看重。这段时间常常将贤王找来都是为了安排她与那齐家三郎的会面事宜。
就算齐家算得上是太后的娘家,但吴公公总觉得她对那齐家三郎的态度十分不寻常。
对方不过是个平民百姓,太后身为天子母亲,想要见他只要一道旨意,他还能抗旨?
可齐太后偏偏像是怕他会生气一般,配合着他的时间来安排见面的各种事情。有些细节还十分计较,像是在讨好着那齐家三郎一般。
吴公公虽然对齐太后忠心,但有时候也难免会对许多事情存有好奇之心。只是他心里也十分清楚有些事情不是他们这些人应该知道的,因此为了小命得以平安延续,察言观色是最基本的功夫。
就如现在这样,太后既然为这件事情烦心,那他便可用另一件事情分散她的注意力。
一个心情愉悦的主子,可比冬日的暖阳还来得珍贵。
“娘娘,刚刚接到回报,说是庆王今日也到了清客林去了。”吴公公装作没察觉齐太后阴郁的脸色,自然地开口。
齐太后闻言,挑起眉头。
“徐家的走了之后,他不是一直赌气不去看她吗?今日怎么这样反常?”
“……庆王爷向来是说风就是雨的性子,也许是因为心血来潮吧。”吴公公深知太后对赵仲轩向来宽厚,回答的时候下意识地斟酌着自己的用词。“但他到清客林的时候,遇到了圣上,据说是两人一同为怡娘娘上香了。”
“其实仲轩这几年不踏足那片梅林,不过是小孩子的赌气行为,待想通了,便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毕竟他自小就与怡儿感情好,去为她上几炷清香也是应该的。”齐太后今日心情实在不好,感触也多。“怡儿这丫头是样样都好,就是福薄,若她不是得了那样的病,今日坐在这后位的人便是她了。”
吴公公也深有所感地点点头。
怡贵妃是样样都好,脾气禀性都属上乘,可这样的姑娘其实不适合在这后宫中去争宠。
以他这旁观者的立场去看,怡贵妃的早逝未必是件坏事。起码她在年华正好,又深得君心的时候离开这样的是非地,总好过日后年华渐去,要为了博得圣上欢颜而用尽手段的好。
“他们兄弟二人都去了,那向来哪儿有热闹便往哪儿钻的子怀也去了吗?”
“贤王本是要去的,也早就与圣上约定好一起同行。可今日宫门未开的时候便遣人来报,说是昨夜在欢客楼里不知道吃错了什么东西,早上起来肚子闹腾的厉害,不能同行了。”
“他倒是花样多。”齐太后轻笑。“你回头叫个太医去给他瞧瞧,可别真的吃坏了肚子,白受折腾。”
“遵命。”吴公公应道,又接着继续说。“贤王爷没去,但他家那些客人去了。”
话音刚落,便见齐太后猛地转头瞪向他。吴公公生生吓了一跳,急急稳住自己的表情,维持着恭顺平静的态度。
“你再说一次,谁去了?”齐太后的声音里有一丝紧绷。
她果然地十分在意那些从洛城来的人……吴公公在心里暗想,脸上神色半点不显他内心的思绪。
“据探子回报,贤王爷安置在他别苑的那些客人们,今日不知为何兴致大发,也去了清客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齐太后喝下御膳房准备好的补汤后,往窗外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还没有说话,身边的太监总管吴公公就猜出她的想法。
“今日一早,圣上便出了宫。”
齐太后冷哼一声,脸上稍显不悦,却也没有对此说些什么。她将只喝了几口的汤递给太吴公公,而后走到窗边。窗边的矮几上摆着一析盛放的梅花,可齐太后却将它从瓶子里取出来,转身交给紧跟于身后的吴公公。
“人都已经走了好几年了,他倒是长情。”她淡淡地看着那空空的瓶子,有些感慨。
“圣上是随了您的性子,才会如此长情又念旧。”吴公公顺着她的话接口。
“随了我的性子他便不会这样。”齐太后哼笑,“如今他后宫里美女如云,要什么样的没有?他倒好,偏偏对一个已经身入黄土的人念念不忘,耽误了一个后宫里姑娘的青春。”
吴公公是个人精,知道齐太后说这些话是因为对赵允宗子嗣不盛而感到不满。但这话只能由身为母亲的太后去说,他们这些做奴才的是半个字都不敢说的。
齐太后自然没有想要他应和的意思。
很多时候,她只需要一个嘴巴牢靠的人,将她这些怨气牢牢接住便好。
吴公公是她成为妃子的时候便跟在她身边的人,是她的心腹,有些话她也只能说给他听。
“将这瓶子擦洗一下,等会皇帝是要拿新的梅花来这里换的。”她指着那空瓶子吩咐。
吴公公即刻应声,端着瓶子便往外走。吩咐了宫人务必将瓶子好好清理擦拭之后,回到齐太后身边的时候,发现她依旧愁眉深锁,不见开怀模样。
想必是与那位洛城来的齐家三郎有关。
吴公公对这齐家三郎并不了解,他只知道太后对他十分看重。这段时间常常将贤王找来都是为了安排她与那齐家三郎的会面事宜。
就算齐家算得上是太后的娘家,但吴公公总觉得她对那齐家三郎的态度十分不寻常。
对方不过是个平民百姓,太后身为天子母亲,想要见他只要一道旨意,他还能抗旨?
可齐太后偏偏像是怕他会生气一般,配合着他的时间来安排见面的各种事情。有些细节还十分计较,像是在讨好着那齐家三郎一般。
吴公公虽然对齐太后忠心,但有时候也难免会对许多事情存有好奇之心。只是他心里也十分清楚有些事情不是他们这些人应该知道的,因此为了小命得以平安延续,察言观色是最基本的功夫。
就如现在这样,太后既然为这件事情烦心,那他便可用另一件事情分散她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