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杉军与武田军再度于川中岛南北展开对峙之际,小幡宪重也没有辜负武田晴信的厚望,成功将上野一国对上杉清定感到不满的国人领主们调略,并煽动他们向上杉家举起反旗。
为了能让上野诸将的举兵更加名正言顺,小幡宪重很快就想到了正在越后刈羽郡上条城外隐居的上杉光彻,让其还俗再度担任上杉氏一门总领、山内上杉家家督、关东管领等职。
话虽如此,但小幡宪重的这个设想很难实现。
因为,上杉光彻、深谷御前夫妇二人自从进入了越后境内,就被严密监视,不仅无法无故外出,甚至还不能随意离开寝殿在宅邸之中四处走动。
再加上,自从上杉清定遭遇行刺后,越后与信浓、上野、越中、出羽等国的境目地带加强了盘查,若是潜入人员人数过多,很容易招致上杉家的注意。
于是,小幡宪重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提出了拥立高山城城主高山行重来担任新一任的上杉氏一门总领、关东管领等职。
那波城城主那波宗俊、馆林城城主赤井照忠、小泉城城主富冈秀信、桐生城城主桐生助纲、后闲城城主后闲景纯、安中城城主安中重繁、松山城城主上田朝直、板鼻鹰巢城城主依田光庆(长野业正女婿之一)、岩松城城主岩松氏纯(新田氏纯、由良氏纯)、深谷上杉家少主上杉宪盛等人纷纷赞同小幡宪重的这个提议。
但是,并非所有上野、北武藏的国人领主都会被武田家一方拉拢。
而箕轮城城主长野业正、大户城城主浦野重成、总社城城主长尾景总、白井城城主长尾宪景、岩柜城城主斋藤宪广、山名城城主木部定朝、羽尾城城主羽尾幸全、镰原城城主镰原幸重、仓贺野城城主仓贺野尚行(仓贺野直行)、高田城城主高田宪赖、国峰城城主小幡景定、和田城城主和田业繁、善城城主善宗次、山上城城主山上氏秀(山上道及)、新田金山城城主横濑成繁、金漥城城主本庄实忠、御岳城城主安保泰广、羽生城城主广田直繁等绝大部分上野、北武藏的国人领主们就选择继续效忠于上杉家。
其中,长野业正是上杉清定侧室阿静之父;小幡景定、和田业繁、浦野重成、木部定朝、羽尾幸全、金井秀景(仓贺野家家宰)等人与上杉清定属于是连襟关系;长尾景总、长尾宪景、仓贺野尚行、斋藤宪广、山上氏秀、本庄实忠、安保泰广、广田直繁等人只效忠于被足利将军家、朝廷认可的上杉氏一门总领、山内上杉家家督;高田宪赖的父兄、同族大都被武田家残害,他直接拒绝了小幡宪重递来的橄榄枝;横濑成繁与新田岩松氏一门总领岩松氏纯关系较差,加上先前他遭到那波家、成田家、深谷上杉家等国人领主围攻之际,岩松氏纯更是作壁上观,导致横濑家损失惨重;善家与桐生家有着常年以来的宿怨,相互通婚的上野细川家更是遭到桐生家的突袭而被攻灭,之后善家更是长期遭到桐生家的压迫,故而善宗次就趁此机会不再继续臣从于桐生家······
即便如此,上杉家治下的上野、北武藏两地仍然产生较大规模的动荡。
长野业正虽然是上野守护代,但真真正正能指挥得动的也就只有小幡景定、和田业繁、浦野重成、羽尾幸全、仓贺野尚行等人,像平井城城主八条春纲、田部井城城主樋口兼丰、沼田城城代八条能重、名胡桃城城代穴泽氏清等越后上杉家出身之人只听命于清定本人的调遣。
至于其余仍站在上杉家一方的国人领主们,那就更加不会过多理会长野业正了,顶多只是听宣不听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