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拥有地理优势完全可以降低防卫境目地带的成本。
芦名家眼下因为没能兼并西会津郡,以及庶子家、旗下国人领主频繁举兵反叛,导致其本据黒川城都长期处于四战之地。使得芦名家不管是出兵何处都无法做到倾巢而出,同时还要进一步增强本据周边的防卫。
增加本据周边的防卫又会在无形中增加大量的军事开支,用在对外战争上的预算也就很有限了。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芦名家的军事成本太高,就只能通过增加税赋、年贡比重的方式来获得更多的收入,但这无形中又增加了治下领民的负担,既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又影响了兵源的扩充。无疑是一个死循环。
之所以历代芦名家家督的志向是向西面的越后进行扩张,就是想要夺取一个出海口,以及为了弥补自身在地理上的短板,不得不走以攻为守的路线。就是不断发动战争扩张自己的边境线,将他国的疆域变成自己的军事缓冲地带。
但是,频繁的战争又会极大消耗自身的财政,如果芦名家没有做到领土的扩张又不能在战争中获取财富,那么只会越打越穷。
而如今的越后上杉家这边由于占有地理上的优势,不仅防御成本极低也避免了被邻近的大名、国人领主频繁攻击,邻近的大名、国人领主要想攻打越后上杉家,就只能选择在春耕过后,而且还需一鼓作气攻入越后腹地,不然的话,一旦到了十月末,就会面临大雪封山阻断退路、粮道的窘境。
不仅如此,邻近越后上杉家周边的大名、国人领主其实很难拧成一股绳。
即便越后上杉家处于弱势,也能够借助地理优势来守住越后这个根本之地,在强势的时候就能做到对外进行频繁的战事,而不用担心自身后方的的安全。
再加上越后上杉家的军事压力只集中于南颈城郡的关川峠、万坂峠,南鱼沼郡的三国峠、土樽峠,西颈城郡的镰仓山峠、亲不知子不知,东蒲原郡的鸟井峠、横根峠,北岩舟郡的念珠关。
故而,越后上杉家就可以将大量财政预算用于对外战事以及招兵买马。
毕竟地理优势本就是一种天然的势能。世人总是说,在德不在险,实际上这句话本身是有一些问题的:德只适用于天下泰平之时,在战国之世还是得靠地理优势。
历史看似是被圣主、谋臣、猛将所主导的,但往往决定一个王朝、家族命运的却是气候、地理等天然因素。
所以,地理从来都是决定天下命运的重要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