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皇朝,王莽篡汉之后。
位于中原地区的般若寺中,一位年近8岁的小和尚,坐在了后山的一根木桩上,手中拿着抄录的佛经,一字一句地默默记录着。
寺内其他僧人,可能需要十年乃至于二十年的时间,才能够从佛经之中有所领悟。
但眼前这个名为法明的小和尚,年纪轻轻却已经能够读懂甚至理解其中的佛理,对佛经的理解更在寺内大多数年轻和尚之上,不比那些老和尚差多少。
如此慧根,自然不会出现在一个普通和尚的身上。
法明,也就是金蝉子转世后的第三世,当然如今也才刚刚起步而已,他未来要踏上西天取经之路,怎么说也要二十岁以后的事情。
而金蝉子的每一世,事实上都有灵山方面的刻意引导,几乎无一例外一出生就会被佛门寺庙收养,然后成为寺庙里的小和尚。
从第一世至今,从未有过例外。
而作为金蝉子的转世,他的每一世虽然没有觉醒金蝉子的记忆与法理,却每每都能够继承他的佛性,在佛法上的天赋与悟性,根本不是普通人能够比拟的。
正因为如此,前两世的金蝉子转世,都在年纪轻轻之时,便成为了中原颇有名望的僧人。
这一世的小法明也不例外,明明还只是一个小孩子,却已经在想着更深层的佛法而努力,甚至就连砍柴这样的工作时,他都不放过一点可以利用的时间。
「我说,佛经有趣吗?让你这么痴迷地看它?还是你觉得佛经能够解决世上一切的烦恼?」
正在看佛经的小法明,耳边突然传来这么一道声音。
「阿弥陀佛,小僧没有偷懒……咦?这位施主好生面善,是来寺里参拜的吗?」
法明小和尚还以为自己被寺里的其他僧人抓住了,当即紧张地收起手中的佛经,一抬头看到正笑着看向他的秦风,顿时紧张散去了大半。
「参拜?当然不是,寺里的都是些石像木塑而已,又有什么好拜的……」
「阿弥陀佛……施主此言差矣,拜佛拜的是心意,纵然只是石像木塑,佛祖菩萨也一定能够感受到信徒的心意的!」
小和尚就是小和尚,尚未接触过人心的他,并不明白常人的信仰,远没有他所想的那般纯粹。
秦风听后反倒是笑了,现在法明的想法不代表十年后也是一样的想法,他很期待十年后乃至于下辈子法明的回答。
「世人追名逐利,他们会选择拜佛求菩萨,本质上也是有所求……无论是为了名利,还是为了生命,都无法改变她们想要获得什么的心思!」
「那么,小和尚……你告诉我,你口中的菩萨佛祖,他真的有回应过吗?」
「如果佛祖无法回应信众的期望,那么真的还会有人去信仰你口中的石像木塑吗?」
面对秦风的质问,年幼的法明明显无法回答,他本能地觉得秦风的话语不对,但阅历尚浅的他,又无法想到反驳秦风的合理理由,便只能嘟着嘴生闷气。
「小和尚……世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你口中的佛祖若真的爱苍生世人,又岂会有现在的你!」
法明无法理解秦风的话中意思,只是将秦风的话牢牢记住。
一个转身的时间后,当法明再度回身之时,身后哪里还有秦风的踪迹,他当即明白自己不是遇到神仙,那就是遇到妖魔鬼怪。
如此法明在寺庙之中又修行了十多年,等到法明接近三十岁之时,这东土的佛法已经无法让他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