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午饭之后,稍微休息了一会,趁着还有阳光就出发前往上午采药的山坡处。
上午是在左侧采的丹参,下午他们准备到右侧去寻找其他的药材。
这座大山他们来的次数也相对比较多,所以对于一些药材的生长分布还是比较熟悉的。
为了能够让灵儿更快的熟悉药材的生长条件和采摘时间,以及基本的炮制方法,他们也是煞费苦心。
“来,小师妹!你来这里看看!”刚到目的地一小会,三师兄穆奕辰就呼唤起来。
灵儿知道这是又有一种新的药草被发现了,所以她快步的走上前去。
“你看,这是前胡,又名信前胡、土当归、野当归,野生于山坡向阳的潮湿草丛中,于冬初至次年早春前均可采收。”穆奕辰蹲下身子指着眼前的药草解释道。
“采收前胡时将全株挖起,抖去泥沙,边晒边搓去须根;也可以在主根未干、须根干燥时,用脚踩去须根及梢,晒至足干。特别需要留意,已开花的前胡,习称“摊前胡”,其根瘪瘦,头部可见木质残茎,质硬而脆,木质化,不符合药用要求。咱们一般将经过加工晒干的合格前胡,装入麻袋放置干燥处存放即可。”
灵儿听着他的话,一边自己慢慢的采挖着眼前的这棵药草。
同时,穆奕辰也把前胡的辨别方式告诉她:“前胡以足干、条粗壮有肉,呈不规则的圆柱形、圆锥形或纺锤形,有分枝,长一寸到一寸半,直径约半寸,呈黑褐色或灰黄色,上端有密集的细环纹,下部有纵沟及横向皮孔,断面不整齐、淡黄白色,形成层环纹棕色,气香、味微苦辛,质软、无须根、无芦头、无虫蛀、无霉坏者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