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城市四十公里外,乡间小路上,敏君背着书包,手里提着一大袋食品,朝老人家走去。
这是一个普通的小村落,小时候,敏君跟老人在这里生活过。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她一路回忆和老人在一起的时光。
就在这个时候,老人正在暗黑的屋子里摸索着,弯着腰,睁着看不清东西的眼睛,在柴草堆里都瞅西瞅,用布满老茧的双手东摸西摸,没找着她想要的东西.
老人又蹒跚着走到厨房,走到门后,摸着,还是没找到.
老人佝偻着,想屋外走去,屋外的光很强,老人察觉不到,老人的眼睛不好,屋里屋外都一样.
十几步的路走了几分钟,走啊走,在一堆杂物前停下,老人摸到了自己的老拌,拐杖.
老人好象有点欢喜,但随后却泪水纵横,原来她的老伴拐杖断了,老人又在回屋的路上摸到一根和她一样高的棍子,老人拄着棍子回到屋里.
老人抬出一个小凳子,坐到门口,向村口瞅着,看着.
老人模糊地看着太阳光线已经挪到了门口,老人推算着,是吃午饭的时间了,老人等者她的午饭,等啊等,今天的午饭没来.
老人似乎很累很累,在屋子里的草堆上躺了一会儿,醒过来后,在厨房里摸着一个袋子,摸出一颗糖,老人吃着糖,边吃边叫着一个人的名字。
老人想念那个人,那个人是她的孙女,每次来看她,都给她带糖,老人记性不太好,惟独记得她的小孙女,敏君。
当敏君看到眼前的一暮时,还是忍不住哭了出来,无声的哭泣。
她一个人,正孤独的坐在曾经那个整日冒着饭菜香气的壁炉旁边,如今,壁炉里一丝烟火气也没有,只有孤零零的身影。
“外婆。”敏君站在门口轻轻叫喊她。
“吃饭了没有?”老人握住敏君的手,问她,她虽然看不清楚眼前的这个女孩子,却用迷糊的双眼盯着她的脸庞。
“外婆,这是你最爱吃的八宝粥,还有你爱吃的米线,热的,还有。。。。。。”,敏君从袋子里拿出很多婆婆平时爱吃的食物,又从书包里拿出了一些。这些是她每个月的零花钱,除了用于日常早点的开销,剩余的全部用来给婆婆买吃的。
老人的眼睛似乎有了一点光,笑容也在脸上舒展开来。
老人起身,想去角落里摸出什么东西,却发现什么也没有。
“婆婆,先吃米线吧,我也不会做饭,你先吃点。”
“我们一起吃吧。“孙女两人便你一口我一口吃了起来,敏君爱干净,从来不与别人吃同一盒饭菜,但和婆婆在一起,却吃得不亦乐乎。每次婆婆吃不完的饭,敏君便帮婆婆分担一部分,她从小便在外婆身边长大,吃同一桌饭,睡同一张床,一直到十一二岁,因为搬家的原因,才和婆婆分开。
吃完食物,敏君像小时候外婆牵着她的手一样,牵着外婆,一前一后的在村里走着,现在,她是外婆的大拐杖了,走累了,走到门前的一颗大梨树下,孙女俩靠着大树,懒洋洋的晒着太阳,说着话。
“小宝,记得小时候,你最爱吃槐花。。。。。。”外婆指着槐树说,虽然敏君现在17岁了,但外婆总叫她小宝。
记得小的时候,一年又一年,门前高大的槐树也很老了,但依旧一年又一年开出淡黄色的花朵,外婆总会托人从树上摘些槐花下来,洗干净放在锅中和着面蒸,蒸熟后,加上香油和蒜泥,那味道至今让她难于忘怀。
树一年又一年花开叶茂,然后落叶归根,但人呢,盛年不重来,越来越多的熟悉面孔消失了,年轻人也走出去发展了,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独自一个人迎接日出,等待日落。在乡下好一些,淳朴浓厚的乡音,恬淡简朴的环境,只会有点无聊却不会孤独。对于他们,家是最好的归宿,一切是熟悉了一辈子的。子孙满堂的,每逢过节,都是热热闹闹,其乐融融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