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隋唐时,江西丰城一带的洪州窑生产出来的玲珑瓷最为有名,等到了元代,景德镇窑也开始生产这类产品,其中传世最具代表的作品就是青花釉里红镂雕花盖罐。
到了明代,永乐年间制作的官窑瓷器玲珑瓷已经十分精致了,主要生产如花熏一类的瓷器。
也就是在清乾隆后期,玲珑瓷更是广受欢迎,那时官窑和民窑均有制造,
这是一种非常具有观赏性的艺术佳作,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同时记录着劳动者的伟大和聪明。
其实至50年以来,玲珑瓷的制作水准也得到恢复,而且发展很快。其工艺精湛,装饰设计都非常的美观大气。
特别是玲珑眼与青花纹饰及加彩的协调问题更是得到了解决,雕玲珑眼时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刀法。配制上玲珑眼釉烧成后呈碧绿透明、光亮平整。
填眼釉要注意干湿,干燥后进行青花纹样描绘,并施透明釉,然后入窑烧成为青花玲珑瓷。
青花玲珑瓷釉面白中泛青,料色幽靓雅致,玲珑碧绿透明,釉中有釉,花中有花,相互衬托,相映生辉,耐酸、耐碱侵蚀,无铅毒。
若进行釉上彩绘,成为清雅中见鲜润的青花玲珑加彩瓷。
唯一可惜的是,现在的玲珑瓷大多依靠机械化的辅助,虽然玲珑釉由一种碧绿色发展到多种颜色,玲珑眼由米粒状改变为各种形状组成的美丽图案。与玲珑相结合装饰的青花,由单纯的边角图案发展到山水、花鸟、人物等,可却没有了那种匠心煅制的感觉了。”
田四叔的声音里面充满了惋惜,虽然现在的机械玲珑瓷在价格上,可以让很多人接受,可少了那种传统手艺加持的东西,总觉得缺少了底蕴和内涵。
“不只是玲珑瓷,据我所知,现在的机械化非常的厉害,很多以前很难烧制出来的瓷器,他们都能烧制出来。
因为机械化的方便,又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减少了人工成本的同时也造就了市场上,各种器具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愿意学这一行,静下心来钻研这一行的人也跟着越来越少。
别看着景德镇景漂上万,能够真正潜下心来认真做手艺的恐怕连三分之一都不到。”
田有乐虽然一心钻研手艺,可对于大环境的发展,也一直都有关注。
做工艺品这一块就有些不好,做价格便宜的东西,没人看得上眼,做价格稍微高一些的东西,又很难卖出去。
“是啊!我们这一代的人年龄都老了,也不知道你们这一代还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虽然我不是田氏窑正宗的传人,但有的时候我也很担心,咱们这几百年的传承,要是就这样断了,将来去了地下,都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说到这里,我又不得不把话题扯到你们家老头子身上,他打人是真下得了狠手,别说你们姐弟二人了,就我们这几个当弟弟的,从小也没少挨过。
但他也是真的可怜,作为家中的老大,还没有学会走路,就得学搓泥巴了,只怕从懂事的那一天开始,肩上的担子就一直都没有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