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当雒阳诸公,准备好一切,迎立新帝时。
新平郡传来消息,新平王拒绝成为储君,言自己无德无能,不堪大用,请另立太子。
这一消息让朝廷众臣傻眼了。
朝廷赶忙派出由费祎、司马师两位重臣组成的使者团队,前往新平郡,劝说新平王。
四月五日
费祎、司马师抵达新平郡,见到了在王府中的新平王刘瓒。
“丞相、太尉,你们还是回去吧,本王真的无意那个位置。”
刘瓒见朝廷两位首辅都亲自前来,还没等他们说话,便抢先表明自己的态度。
在刘瓒看来,自己一没背景,二没势力,身为懿帝之子,作为诸侯王,是合适的,能够保存己身,享受富贵。
若成了太子,他是知道自己的,下场恐怕比安定王和新兴王,好不了多少。
就算成功登基,在残酷的朝堂争斗中,也活不过一年。
在他看来,这个位置不是糖点,而是一个毒药。
司马师苦口婆心的劝说道:
“大王是懿帝之子,如今安定王与新兴王遇难,西河王德行有亏,上党王疯癫,懿帝诸子中,只有大王最适合成为新君。
这是上天给予大王的机会,如今天下大部分已经平定了下来,四夷臣服,大王只需要拱手垂治,将政务交给有能力的大臣,就可以轻松治理天下。
这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能力,这对于大王来说是有能力做到的。
还请大王看在天下百姓,看在懿帝的份上,接受这三天给予您的权利。”
费祎也出言陈明利弊,以大义小义,各种方面为刘瓒分析,总的来说,就是这帝位是非你不可。
但刘瑶就是油盐不进:
“不管两位如何劝说,本王还是不去,这样吧,本王如今将此位让与胞弟北地王刘谌,你们立谌弟为太子吧。”
司马师无语道:“此乃国之大事,岂能如此儿戏。”
刘瓒两手一摆:“那就没有办法了,反正,本王说什么也不太愿意去。”
接下来连续三日,费祎、司马师入王府劝说刘瓒接受,都没有效果。
无奈,两人只好打道回京。
四月十一日
群臣又一次聚集起来,听了费祎、司马师两人的经过也是束手无策,纷纷讨论该怎么做。
这次是甄太后主持朝会,但是看她的状态,显然没有将心思放在这里。
这时司州校尉司马昭出列朗声道:
“衮衮诸公,难道都是眼瞎之辈吗?”
有朝臣怒目而视,准备看是哪个不知死活的骂自己,转眼一看,哦,原来是小太师,司马懿的次子,司马师的弟弟,那就没事了。
中书令王基和蔼的询问道:“校尉此言何意?”
司马昭来到朝前,这是他第一在朝堂上展示自己的声音:
“太后陛下,太傅、太师、诸位大臣,既然诸王都或死、或走、或拒,那么北地王,就在朝上,为何不立北地王为太子呢?”
众人都将目光投向刘谌。
刘谌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尬笑道:
“本王虽为诸侯王,但如今是辅政大臣之一,是朝臣。
当初庄帝信任本王,故而让本王担任辅政大臣,辅佐渊帝,谁知渊帝早逝,本王是万不能继承君位的。
若本王继承君位,让天下人如何看,让后世之人又如何看?
此是破坏朝规风气的举动,将为后世之人做了一个坏榜样,有一个曹丕在前,就已经对天下风气破坏至此,万不可再有此事了。”
许多大臣都纷纷点头同意刘谌的话。
就在刘谌松了口气时,司马昭又说话了:
“北地王此言差矣,不管怎么说,大王都是懿帝之子,诸王之一,这是无法磨灭的事实。
其次庄帝在世时,常常对左右言大王之德,这是世人有目共睹的,故而临终将大王选入辅政会议,这是对大王的信任啊。
再有渊帝在世时,对大王也多有倚重,常说大王是宗亲中最有能力的。
如此有德有才,德才兼备之人,却受制于世人的谗言,不敢接受君位,这不是天下的损失吗?
再则说,天子不仅代表着权势,还代表着责任,我等选大王为新君,不是让大王享受此位带来的好处,而是因为您能带领我们大家完成先帝未尽的遗愿。
从昭烈帝定鼎以来,继懿庄二帝,又到渊帝,历时四朝,东吴迟迟未平。这不是对先帝的失信吗?
大王身为烈祖之孙,懿帝之子,庄帝之弟,渊帝之叔伯,从先天上就有责任完成四位先帝的夙愿。
请大王休要顾忌有心人所散布的谣言,为了四位帝王的遗愿,接过这沉甸甸的责任。”
中书令王基、尚书令州泰等大臣纷纷出列,支持北地王继承君位。
费祎见大势如此,而且诸王都没有合适的人选了,再扩大范围,恐怕天下就要乱了,也出言请刘谌登基。
司马师、甄乾也在一旁劝说。
刘谌话都说利索了,但还是依旧推脱。
这时司马懿开口:
“大王,满朝文武都同意大王您登基,难道你要无视天下人之心意,只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名声吗?”
“这。”刘谌经过激烈的思想碰撞,最终叹气道:
“既然诸位看得起本王,那本王就遂了诸位之愿吧。”
这时司马师对群臣道:
“之前诸王出现意外,都是因为时间太长的缘故,我以为,择日不如撞日,为了夜长梦多,再出言意外,今日就让北地王登基,诸位以为如何?”
费祎有些担忧道:“这恐怕于礼不合吧!”
司马师盯着他,眯眼道:“难道丞相不同意北地王登基?”
费祎砸了咂嘴,说道:“非也,既然诸位都同意,那在下也支持。”
司马昭见尘埃落地,首先对北地王施以臣礼:
“臣司州校尉司马昭,拜见大汉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等拜见大汉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就连白康与司马懿也起身对刘谌躬身施礼。
刘谌紧握双拳,用此生最大的声音朗声道:“诸卿免礼,平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