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五日
汉将姜维、文钦强攻江陵已过去月余。
为了拿下此城,姜维多次亲自带人攻城,险些占领城墙,可惜吴将朱异也不是等闲之辈,最终还是失败了。
看着疲惫不堪,浑身血污的姜维,文钦不免愤恨道:
“大将军是真的没有一点为国之心吗?如此距离,就算是一个孩童,两个月的时间,也该到了。”
姜维将佩刀解下,放在武器架上,看着挂在军帐中的军情舆图,头也不回道:
“忠君之事,食君之禄,司马师毕竟是我等的上司,他要是刻意想要拖延行军速度,我等也没有办法。
就算是动用陛下赠予的密奏,也无法对其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好在他同意了补充我军兵力的请求。
算了不管他了,如今之要,重在江陵,只要江陵一下,荆州就可自此平复,东吴就死了一半。
你看这里。
这几天我亲自带人从不同的位置和方向,多次攻城,发现吴人城墙西北角有一些疏漏。
每次攻打此角,朱异的反应都会慢很多,可见此地的将领能力有限,无法及时的指挥部下,更没有及时的向朱异禀报。
我认为我们可以利用一下他。”
文钦凑上前,思索道:“你是说?”
姜维振奋道:
“没错,明日,我依旧亲自带人从东面攻打,吸引朱异的注意。
这几日我一直没让你上场,是让朱异认为我军中可用的将领只有我一人,如今正是你这把利刃出鞘的时候。
等到朱异全身心与我对弈时,你亲自带人从这里突然袭击,此地将领定不能挡,又无法及时呼唤援兵。
等到朱异察觉,为时已晚,不管是西门还是东门,只要一处失陷,江陵可下。”
文钦笑道:“我认为可行。”
十二月六日
姜维照旧命令全军从东、西、北三面攻城,等到双方接敌,攻城器械靠墙,姜维带着精兵从东面攻上去。
正占据一小段城墙时,朱异果然带人赶到,两人陷入僵持。
就在朱异认为姜维会如同上次一样,就此作罢,来日再战时,却发现姜维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意味深长。
经过一个月的博弈,朱异十分了解姜维的行动,暗念:“不好,中计了。”
果然一名军官扒开周围的士兵,来到朱异面前:
“将军,西门突显一名汉将,十分凶猛,此时已占据半段城墙,眼见就要失陷了,孙将军请求支援。”
朱异愤怒道:“为何现在才来报?”
军官无言以对,只得低头挨训。
将军官推倒在地,头脑急速飞转,早就向建业上表,汉军攻势甚猛,不似佯攻,请求援军。
可建业见江陵方面只有万余汉军,而东兴城有数万汉军,固执地认为汉军主攻方向一定在东兴。
故而将援军派去了东兴。
东兴吴军有四万人,依据地利防守绰绰有余,而江陵只有两万人,而且有一半还在公安,防备益州出兵,抄吴军后路。
因此朱异兵力十分见肘,面对建业的解释自己也十分气愤,但是没有办法。
如今东西两面都十分吃紧,可自己手中没有可用之兵,为之奈何。
“朱直,你领本部兵马,即可前往西城协助孙兴,一定要将汉军其挡住,只需要坚持到日落,日落之后,汉军攻势就不会如此犀利了,可听明白?”
“是家主。”
没办法,朱异只得将自己本部亲兵派去,希望可以有作用。
姜维远远的望见朱异身边不断消失的士兵,知道他在抽调本部亲卫,当即大喝:
“吴将身边已经无人可用,城破就在今日,诸将士,与我建功立业,煊赫武名!”
吴军没了朱异亲兵这种精锐部曲的协助,在姜维凶猛的攻势下节节败退,即使是朱异亲自在此。
“朱异!天水姜伯约在此!拿命来!”
姜维一刀劈开朱异身前最后一名士兵,挥身一刀向着朱异劈砍而去。
朱异以长刀挡之。
这是一个月以来,两人第一次碰上,朱异显然武艺略逊一轴,不如姜维这种宿将。
虽然如今姜维四十多岁了,但是武艺不仅比当年更甚,而且更加浑然天成,朱异被打的踉跄不已。
“喝!”
姜维劈开朱异的长刀,顺势回身一插,朱异阵亡。
姜维取下朱异首级,大喊道:
“汝等主将已死,还不速速投降。”
吴军将士见此,或走或降,江陵自此告破。
此战历经整整两个月,姜维与文钦连日强攻没有停歇,损失士卒数千名,斩首数千,俘虏三千。
战报抵达后方大军处,众将都不敢置信,姜维竟然只凭借一万多人,就能攻下坚城江陵,真猛将也。
司马师也不由得佩服道:
“姜伯约不愧是天下闻名的宿将,竟能建功至此,古今少有。”
在姜维、文钦攻打江陵之时,司马师大军一直停驻在距离江陵往北数十里的当阳,每日只是派出无数的精锐斥候,游荡在大营周围。
当阳至江陵的道路杜绝任何人通过,除了汉军的令骑,凡是出现在当阳大军方圆十里的人,无问缘由,无论老幼,没有令牌,皆斩。
彻底斩断了吴国向北探寻消息的通道,使得司马师大军四万,停驻当阳一个月之久,吴国毫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