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七日
吴公孙权,遣使前来祝贺曹丕继位,并重申两国之好,曹丕以隆重的礼仪接待了吴使,使得孙权安心不少。
十月三日
韩王曹丕下诏收敛、祭奠阵亡将士,汉帝刘协一同前往,两人同行一车,同行一礼。
曹丕此僭越之行,立即引起了随行不少汉臣遗老的不满,直接当场对曹丕进行大骂,说他无礼。
曹丕装作惶恐的样子,立即下车,并对刘协不断施礼致歉。
转头,那些汉臣遗老,就被曹丕以各种理由,或下狱,或处死。而全程刘协没有敢发一言,只是呆呆的看着曹丕在朝上,不断命人拖出去所谓“有罪”的朝臣。
事后,只能一个人躲在寝宫偷偷哭泣,还深怕有人发现。
十月十五日
在曹丕的暗示下,贾诩、司马懿、华歆三人带着诸多忠于曹韩的数十位大臣,在朝会上,宣读曹操与曹丕这些年的功德,又说刘协没有什么建树,反倒出了董卓之祸,让天下陷入动荡,百姓流离失所。
幸赖曹氏之功绩,得以平定诸州,百姓得以安定。
又说汉命四百年,今已终运,应该顺应天道,让刘协行尧舜之德,禅位于曹丕。
这一逼宫之举,直接导致许多一直隐藏着的,忠心汉室的大臣忍不住跳了出来,朝堂上一时间混乱不已,甚至上演全武堂。
朝帽、笏板、药箱胡乱飞舞。
刘协看了看坐在下首的曹丕,没有丝毫反应,只得颤颤巍巍的询问道:
“丞相怎么看?”
曹丕拱手一礼,推辞说自己德行微薄,坚决不肯受位,然后对着劝进的众人苦恼道:
“你们害苦孤也!如此教天下人如何看孤。”
然后不理会群臣的反应,自顾自的离开了。
刘协自然松了口气。
只是第二日,贾诩等人又一次劝谏刘协让位,而昨日那些反对的大臣,今日一个也见不着了。
曹丕依旧拒绝。
此后数日,都没有出现劝进的事。刘协以为此事结束了。
不过刘协听说,曹丕不断在调集兵马,平定从朝堂上传出消息,导致的诸县动荡。
十月二十九日
地方叛乱平定,贾诩等人又一次当着刘协的面劝进。曹丕自然又一次拒绝,不过,这一次,刘协没有装聋作哑,而是哭丧着脸,请求曹丕一定要接受,不然自己只有以死明志。
不怪刘协害怕,昨晚他可是一晚没睡,只因为寝宫里,满当当的都是带甲持兵的武士。
他们什么也没有说,什么也没做,就这么在刘协榻前一步两步的位置,直盯着躺在榻上的刘协,让他如芒在背。
一直到天明,又被这些甲士,“护送”到朝会上,他明白,要是曹丕不同意,自己只有被动自尽。
面对刘协的哭诉,曹丕终于接受了。
“也罢,既然陛下如此苦苦相求,孤就多担负一些责任吧。”
见曹丕同意了,朝臣中的王朗,直接上到刘协身边,将其扶下皇位,又将“传国玉玺”交到曹丕手上。
随后曹丕身着丞相的服饰,在众人的目光下,缓缓坐在皇位上,一览众山小。
在身着黑色皇袍的刘协的带领下,群臣对着高坐的曹丕行稽首礼,然后三呼万岁。
十一月十九日
曹丕在雒阳修筑受禅台,并登上此台,刘协也告祭祖庙,使侍中张音奏玺绶诏册,在受禅台上禅位给了曹丕。
韩王曹丕正式称帝,国号为“韩”,可称为“曹韩”。
下令改元“黄初”,改雒阳为洛阳,作为韩国的首都,并大赦天下。
不过洛阳如今残破,还需要时间修缮。
又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十一月二十一日
韩帝曹丕以河内郡的山阳县,封刘协为山阳公,以山阳的浊鹿城为都,食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并允许在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
又将刘协四个之前被封为王的皇子降为列侯。
在刘协出许都,就封山阳时,在许都城门,当着众人的面,曹丕拉着刘协的手,说了句客气话:“天下的好东西,朕当与山阳公一起享受。”
刘协哭着对曹丕称谢,也不知是哭曹丕的不杀之恩,还是哭自己悲惨的命运。
随后,刘协带着自己的一众妃子,启程,随从的还有曹丕派给他的五百虎豹骑,作为他在浊鹿城的护卫。
建安二十三年
许都的事情传到了刘备的耳中,不过不是曹丕迫不得已接受刘协让位,并将其封为公爵。
而是曹丕逼迫刘协让位,并将退位后的刘协毒杀。
这则传言在天下传得有鼻子有眼。
刘备信以为真,便下令为刘协发丧,并追谥为“孝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