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内宫,王太子刘禅正在王后宫内,诵读着五经之一《白氏春秋》。
王后白月正手拿内宫需要处理的公文竹简,一边阅读审视,一边听着刘禅磕磕巴巴的背诵。
“错了,是白二百五十三年,不是鲁昭公二十五年,此时鲁公被国内权臣赶出鲁国,应该算不上国君,且正值交替之际,鲁公子互相倾轧,长达数年没有选出新的鲁公,并得到周王重新任命,故而暂时以白国纪年。
在春秋诸国中,白国是唯一一个没有,因为继承问题和臣下作乱的国家,被誉为诸国中的君子。
哪怕是周王,都有过数年没有国君登基的状况,故而在诸国混乱,不知以何纪年时,常以白国纪年替之,以确定时年记载无误,此为史家之谨。”
刘禅一副恍然的模样:“原来如此,为何老师没有告诉我呢?要是早这样说,我早就知道了,还是母后厉害。”
白月才年过四十,容貌秀丽,气质雍容,却又不失书卷之气,可能与白氏家传有关。
“你呀,要是稍微用点心,也不会听漏了,先生肯定是提过,不过是你走神罢了,是与不是?”
面对白月的指责,刘禅挠着自己胖乎乎的脑袋,不好意思的笑着。
“算了,只要你能够知道就好,你是大王唯一的子嗣,也是将来国家的主人,必须要懂得为君之道,与关兴、张苞他们几个不一样,他们可以不懂,因为他们是将。
你可不行,你今后是君,也就是领头羊,你要是失了分寸,迷了路途,你的国家就会陷入混乱,最终导致亡国,周朝和秦朝,以及前汉都是如此,可懂得?”
刘禅猛地点头,自己鼓励自己道:“母后放心,禅儿省得了。”
告诫完刘禅,白月又转头看向侍奉刘禅的宦者们,警告道:“你们都是太子的侍者,与太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切不可带太子去那些腌臜之地,若让本宫知道了,哼。
太子仁慈,看不得你们受苦,可本宫就没那么好说话了,仔细你们小命。”
这几个太子宦者立即下跪道:“谨遵王后命。”
敲打了一番宦者后,白月又转头关心起了刘禅的衣食起居,又让人拿了一些白国寄来的稀奇物件,以及一些个日常用品,让刘禅拿回去,装横一下自己的太子宫,别失了面子,让那些二代们小看。
刘禅高兴的接过了这些东西,左看右看,十分稀奇。
“行了,这些都是你的,你回去后慢慢看,不过切记不可沉迷,还有你父王让你跟着你张伯父练武减肥,你也要上心,别又被他逮住,一顿胖揍。”
提到刘备,刘禅忍不住打了个寒战,连忙点头应下,准备回宫后,马上就去找张飞练武,对了顺便看看张氏妹妹最近过得好吗。
由于只有这一个儿子,刘备十分看重刘禅的教育问题,对此十分严厉,不仅请了白国善教的大儒,拜为少傅,教刘禅文课,还让在邺的张飞,教刘禅武课。
但是自己政务繁忙,又要经常去军营练兵,便将刘禅嘱托给王后白月,让她监督刘禅的功课。
最让刘备看不惯的就是刘禅一身胖嘟嘟的肥肉,每一次看到都要数落一番,说自己当年如何如何,定是刘禅太安逸了,这才养出一身赘肉。
“对了,有一件正事,需要告知你,你父王为你筹备了婚事,甄氏之女甄宓,将被选为太子妃,你准备准备。”
“啊,这,甄宓谁啊!···”刘禅一下子跳起来,一脸的不情愿。
白月哪里不知道刘禅的小心思,捂嘴笑道:“好了,别抱怨了,我听人说,这甄宓生得闭月羞花,好看极了,配给你,你就偷着乐吧。
我知道你中意你张伯父之女,这样,你与甄氏成婚,甄氏为太子妃,择日,将张氏也迎进来,为侧室如何?”
刘禅有些被点破了心事的尴尬,然后又略显羞涩的微微点头:“一切都由母后做主。”
虽然刘禅抱给白氏的时候,已经十二三岁了,但是在刘禅五岁的时候,甘夫人就去世了,一直都养在糜夫人那里。
而白月又不是妒妇,虽然无子,但是家教让她想得很透彻,自己嫁给刘备,就是搞事业来的,有子更好,无子也无妨。
刘禅又生性善良,来的时候,胖容可掬,很是可爱,于是母子俩相处十分好。
对刘禅来说,多了个白月,自己就多了个母亲,生母早逝的他,十分渴望母爱。
好在当初糜夫人对他也十分好,故而他对自己的生活十分满意,要是功课再少点,就完美了。
可以说,刘备后宫如此和谐,妻贤子孝,在历代帝王公侯中也十分少见。
五月五日
刘备正式将刘禅封为王太子,又为其挑选甄氏女宓,将其册封为太子妃。
又拜白国大儒张文为太子少傅;征南将军、涿鹿亭侯张飞兼任太子少师;御史大夫、平阳亭侯徐庶兼任太子少保,作为太子三师。
又拨给刘禅太子宫五百老卒精兵,作为太子卫率,保护太子外出,任命关兴为太子左卫率,领二百五十人,郭彰(吕布女婿)为太子右卫率,领二百五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