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昨天,孙权就已经来到合肥城南,并立下了自己大纛,张辽早就记下了孙权主营所在的位置。
因此张辽一路直直的向着“孙”字大纛而去。
在吴军大营外数十步的地方,吴军值守的将领就已经发现了张辽的行动,带兵来战。
张辽就已经亲自斩杀了数十名东吴士卒和两名东吴将领,然后一边大声呼喊着自己的名号,一边登锋陷阵,冲入东吴的营垒。
“赵国讨寇将军张辽在此,孙贼受死!!!”
此后,张辽率军继续猛攻,一直冲杀到孙权的大纛之下。
此时孙权早就被张辽的动作惊醒,带着众将来到大纛下的高台展望,眼见张辽已经距离自己只有数十步的距离,大惊。
任谁一大早被人打上门来,不是处于懵逼状态,因此虽然吴军十万,但是突然被叫醒,还是惊慌失措而不知道该如何应付。
眼见挡不住张辽的冲击,于是孙权等人逃跑到一座较高的山冢上,孙权甚至亲自拿着长戟来自卫。
张辽见孙权退避,而大纛下的护纛营太过精锐,进攻困难,便舍弃夺取大纛,来到山冢之下叱喝孙权,挑衅他下来对战。
但孙权没有轻举妄动,这时孙权才发现张辽所率领的士兵非常之少,于是接连下令聚拢吴军将张辽的部队重重包围。
张辽此举本来就是为了提振军心,知道事不可为,陷入了包围之中,立即下令撤退。
为了成功突围,他让军队分别向左向右驱逐围兵,然后自己径直向前实施“急击”,将东吴的包围圈打开,一路向着合肥城而去,吴军远远尾随,不敢靠近。
这次战斗,双方从凌晨战到中午,吴军士气全失,回军修整守备,合肥守军的军心因为首战大胜而安定了下来,众将也都对张辽表示心服口服,见识到了吴军的羸弱,对接下来的战斗也不再担心。
由于吴军被张辽这么一搞,军心大乱,且合肥的守军气势如虹,都认为吴国都是一群羸弱之兵,十分的实力,发挥出了十二分。
因此孙权指挥大军连续围攻合肥十余日,始终无法攻下。除了士气之外,张辽在合肥屯驻的这些年,一直都在等着大战,因此不断的垒筑城墙,使得合肥俨然一副坚城模样。
不仅城墙高大,城防器械充足,军粮防守半年有余,而且还引入舒水,灌注了护城河。
光是为了填满护城河,吴军就丢下了许多尸体,耗费了许久时日。
四月十一日
就在曹操带领大军攻打彭城之际,突然得知刘备强渡黄河,攻取了东郡的秦亭,十万大军正在源源不断的运送过河,而前锋一万士兵,正在镇南将军张飞的带领下,攻下了东郡要地,濮阳。
而濮阳此时只有三千守军,且还大半放在城北,却不知张飞从腹地南边而来,濮阳陷落。
曹操十分心急,留下一万大军断后,自己亲自带着剩余的四万大军,急匆匆向着东郡赶去。
此时曹操在东郡的士兵都分散在黄河沿线,总共不过万余人。
知道刘备有备而来,自己这四万大军恐怕无法抵挡,在行军路上,曹操又派人快马加鞭,南下调集在江陵屯驻的曹仁,紧急带着五万人支援东郡,
又调集攻占了高都的曹洪带着麾下的两万人,撤出高都,回援司州,防止刘备军破关入司州。
四月十三日
在曹军撤退后,高顺立即带着三万援军南下支援被包围的合肥。
孙权得知曹军撤军,知道不可能夺取合肥城了,于是退兵。
见到吴军撤军,张辽意识到是徐州战场取得了胜利,援军就在路上,于是他率领诸军乘势追击,又令隐藏在藏舟浦的广陵水军出击,毁坏吴军撤退的桥梁。
吴军后方遭到突袭,前方桥梁被毁,士气再一次落入低谷,根本无心战斗,大溃。
张辽带着部下一路向着孙权帅旗杀去,眼见就要捉住孙权,却因为不知道孙权的相貌而错失了活捉孙权的机会。
孙权与甘宁两人靠着胯下良马,蹴马趋津,跃过断桥,死里逃生。
等到孙权在庐江收纳溃军,十万大军,回来的,就只有四万多人,元气大伤。
高顺带着援军来到合肥,却发现吴军已经被张辽击溃,在不可思议的情况下,给张辽增兵,多留驻军,继续回下邳,并将战报传至刘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