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县,看着眼前空空如也,只有满地的血迹布条,袁绍只觉得受到了欺骗。
“城南的防线是谁负责的?”袁绍冷冽的声音在诸将耳中响起。
一个将领颤颤巍巍的站了出来:“主公,是末将。”
“本公昨夜是怎么说的?”
“主公饶命啊,末将昨夜看到主营火光冲天,担心主公安危,因此带兵前去求援,谁知关羽趁着营中兵士少,跑过了漯水。”
袁绍叹息道:“虽然你是担心本公,但是军法无情,来人,拖下去斩了!”
“主公,饶命啊,主公,主公···”
随着呼喊声消失,屋里的众将都低着头,不敢大声呼吸。
袁绍看着眼前的众将,气不打一处来,要是颜良文丑还在,岂有如今的事情出现。随即冷冷的说道:
“以后,令行禁止,本公说了各自坚守营寨,哪怕是主营起火了,也不准前来,否则,本公认识你,军法不认识你。”
“末将等谨遵君令。”
此次攻略青州,袁绍只带着被他誉为“河北四庭柱”的颜良文丑两员大将,剩余两庭柱原昭、白共被他留在冀州,防备黑山军出山劫掠。
除此之外还带着麹义、张郃、淳于琼、高览四位将领,被袁绍称之为仅次于四庭柱的“四良将”。
十万大军中,还有五千的乌桓骑兵,由乌桓首领苏仆延、乌延带领,受乌桓王蹋顿指示,前来帮助袁绍。
除了武将,随军的谋士有田丰、沮授、郭图、审配、许攸等人,荀谌、逢纪几位被他留在邺城处理政务。
袁军在著县修整一日,第二日向着菅县而去。
随后一日内,袁军连下三座城池,这让袁绍以为关羽被自己吓破了胆。
正准备渡过济水,向南边台县、梁邹进攻,但是被多次被济水南岸的关羽军阻止,不得渡。
随后得到消息,关羽军主力在乐安国的临济屯驻,在郭图的建议下,袁军东向,攻临济。
“主公,既然关羽如今在临济立阵,我们何不以大兵压境,只要在临济将关羽军主力剿灭。
届时主公携此大威,整个青州岂不是传檄而定,就不用像如今这样一个城池,一个城池的进攻。”
三月十日
袁绍大军十万,兵临临济城下,关羽在临济的守军只有三万人。
不过比之著县,临济不仅城高,而且还有护城河,是引济水围成的,有数步之宽,城内还准备了许多城防物品。
按照关羽的部署,他在临济留三万人,在临济东北不远的千乘县屯驻两万人,以白兴为守将,与临济互为犄角。
然后又调集东莱水军一千,游荡在济水上,保护临济的粮道和退路,也防止袁军从台县和梁邹渡河。
为了将袁军挡在济水北岸,关羽甚至提前一个月,将袁军在济水南岸唯一一座城池,祝阿,攻克。
因为有着十分充足的准备,所以临济的防线十分稳固,袁军连续攻打了半个月,都没有攻下,反倒在临济城下留下数千具尸体。
就在袁绍没有办法时,许攸向袁绍建议道:“主公,关羽毕竟兵少,而我军足足有十万大军,何必单单在这一座城下停留。
不如留下五万人继续围城,另派一员大将攻千乘,从临济北部绕过,直攻临济身后的乐安,然后再由乐安南渡济水,席卷济水南岸。
到时候,临济就将成为一座孤城,关羽就算再勇猛,也于大局无济于事。”
袁绍听取了许攸的建议,派出张郃与淳于琼各领兵二万,攻千乘。
张郃、淳于琼领命而行,带着四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来到千乘城下。
千乘筑在漯水上,北边不远就是黄河,往东走二三个时辰,就可以抵达海边,北部还有一座寥城,位于黄河冲击的沙岛上,北边紧靠着黄河,南边就是寥湾。
白兴看着终于到了的袁军,立即打起精神,此战胜与不胜,就要靠自己了。
第二日,打造好了攻城器械的袁军开始攻城。
三月二十七日
被围了数日的千乘,还是没有被袁军攻下。
袁绍多次派人来催促,可是千乘就是稳稳的在青州军的手里。
没办法,又得召集谋士商议,最后还是许攸建议:“既然千乘也难以攻克,不如放弃攻克千乘,和临济一样,绕过他,青州兵少,总不能乐安也有数万青州守军吧。”
“主公,不可,我军虽然兵多将广,但是已经在临济城下留下了五万人,若想要完全围住千乘,非三万人不可,这样一来,只有一万人可用。
就一万人,能够攻下乐安吗?就算能够攻下乐安,谁能够保证临济城中的关羽与千乘的白兴不趁着我军留在城下的兵少,出城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