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
刘协的车舆就快要抵达河内郡,董承、张杨依旧决定护送乘舆去雒阳,但是杨奉、李乐则有些反悔。
车舆只得停留在河内郡与河东郡的交界处。
然后诸将错乱、互相猜疑,张扬由于带来的士兵很少,害怕杨奉等人攻打自己,便在夜里率兵回到了河内郡的野王驻扎。
二月
韩暹率军攻打董承,董承兵败,逃到野王依附张杨。而韩暹屯兵在闻喜县,杨奉与胡才又准备谋划攻击韩暹,因刘协劝解而止。
三月
刘协派人请杨奉、李乐、韩暹护送车驾到雒阳,杨奉等人听从。车舆进入河内郡,即将抵达波县时,杨奉、胡才再次后悔,害怕陷入张扬的陷阱,于是与李乐商议带乘舆西还。
他们告诉刘协前方是匈奴出没的高峰地,恐怕贸然前行,有危险,不如去渑池东边,以躲避匈奴。
刘协知道他们又反悔了,不愿意,可是依然被杨奉等人强行带走,往西而还。
眼见着车舆开始向西而还,一片隐秘的山林中,一个人影一闪而过。
走了五六里,杨奉等人突然听到了“轰隆隆”的声音。
杨奉等人是常年在边疆的边将,自然能够听出这是骑兵的声音,难道是匈奴来了?
于是他们立马整军备战。
杨奉军有四千余人,是各部集合的结果,里面有李乐部、韩暹部、胡才部,阵型分成了多个。
天边,一片浓烟滚滚,连片的铁骑迎面而来,人皆披坚执锐,一看就知道是精锐骑兵。
杨奉舔了舔干涸的嘴唇,向左右询问道:“这是哪里的军队,匈奴人不会有如此精良的装备。”
等到骑兵更近了,杨奉才看清敌军阵型里飘扬的“白”字旗。
“是白国的军队!!!”
犹如猛虎下山,又如狼入羊群。
白国一千五百的骑兵就这样直直的冲入杨奉军中,杨奉军士兵如图割倒的麦子,一片片的倒下。
“快走!白军凶猛,低挡不住了!”
眼见就要来到自己面前,杨奉赶紧带着麾下将领逃命。也来不及管队伍后边的刘协一行人。
“陛下,快跑吧,敌军就要到了!”
侍中急切的拉着刘协,想要带着他跑。
“不,朕不想跑了,跑跑跑,一直跑,朕跑够了!”也不知是真的累了,还是发现了什么,刘协坚决不再跑了。
其他大臣见刘协没有动,虽然心里异常慌张,但是也跟着留下了,将刘协围在车舆上。
就在众臣紧张之际,一个人影从冲杀的敌军中来到刘协面前:“陛下无恙否!”
“是杨太尉!”
刘协仿佛被人抽空了力气,瘫坐在车上。
“臣杨彪救驾来迟,请陛下治罪!”
刘协回过神来,接着就是狂喜,连忙跳下马车,来到杨彪的面前,将他扶起,热泪盈眶道:“太尉来的正是时候,正是时候啊!”
“末将白国五千营骑都尉白材,见过皇帝陛下,陛下万年。”
一个中年模样的白军将领来到刘协身前,行军礼道。
“都尉请起,幸得都尉解救,朕不胜感激!”
白材面无表情道:“此乃奉我王之令,陛下言重了。”
刘协这才反应过来,这是客军,可不是他刘协的臣军。
“是朕疏忽了,都尉放心,我自会去信感谢白王,同时表都尉之功。”
白材这才展开面容:“多谢陛下,还请陛下上车,末将得到的命令是,护送陛下抵达黄河北岸,请陛下放心,有我轻骑营在,绝无有任何宵小敢来冒犯陛下。”
“好好好。”
刘协对于白材的恭敬十分受用,鬼知道自己多久没有看到如此忠诚的军官了。
杨奉等人被白国军队击溃,逃回了河东。刘协的车舆继续东行,顺利的抵达了波县。
白国五千营是白国的正规军,是被朝廷认可的军队。原称之为白国军,只是因为兵额五千,因此渐渐地被称之为五千营。
白国五千营下又有四营,是为轻骑营、重骑营、锐卒营、强弩营。
五千营主官是护军校尉,四营主官是为都尉。
轻骑营有千五百人,都是身披轻甲的精锐骑兵;重骑营五百人,都是人马具甲的重骑兵;锐卒营二千人,披甲执锐,皆是招募的边疆老卒,战斗力十分强悍;
强弩营千人,八百强弩手,二百精弓手,放下弓弩,也都是近身搏斗的勇士。
这些装备和人,都是白国养士数百年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