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平定黄巾军后,皇甫嵩成为冀州牧,见到中常侍赵忠在邺县的住宅超过了规定,便上奏皇帝予以没收。
之后中常侍张让见他在下曲阳时送了使者钱财,认为他与段颎一样,是一个予取予求的将领,便向他索要五千万钱,被皇甫嵩拒绝,心怀怨恨。
为了挡住凉州叛军的攻势,刘宏任命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接管三辅军区事务。
执金吾袁滂为副将、董卓为破虏将军、周慎为荡寇将军。同时奏请在平定黄巾时争露头角的别部司马孙坚以及善于军事的陶谦为参军。
张温抵达长安后,下令召见董卓。但是董卓自持是司徒袁隗的人,又是凉州的老人,便姗姗来迟。
张温大怒,怪罪于董卓,可董卓却处处反驳,还言语有所冒犯,参军孙坚见状,劝张温趁机杀掉董卓,以此立威,然张温以初来乍到,需要董卓西征的经验为由拒绝。
之后朝廷军十数万与凉州叛军在美阳县对峙,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
十一月
天有流星划过,光芒照进叛军军营中,驴马都嘶鸣起来,叛军多是胡人,认为这是不祥的征兆,便准备退兵。
董卓久在西凉,自然清楚胡人的习俗和想法,认定叛军必定会撤兵,便率本部兵马与右扶风鲍鸿一同出击,大破叛军,斩首数千级而还。
叛军败回凉州金城郡榆中县,张温认为这是难得的机会,应该趁着敌军立足未稳,己方大胜之势,率军追击。
于是以派遣周慎率三万人随后追击,董卓本着军人的直觉,提议领兵前去接应周慎,但是张温对董卓的冒犯还心有芥蒂,不同意,反而让董卓率三万人讨伐先零羌。
最后张温派出有六路人马,其中五路人马,包括周慎都以失败告终,唯独董卓的军队全员班师,屯兵于右扶风。
中平三年
三月
朝廷因功封董卓为斄乡侯,封邑一千户。
而张温因为将凉州叛军赶出三辅地区,而被免除了败军之责,反而被刘宏任命为太尉,开了三公不在朝的先例。
十月
张温受到朝廷的征召,返回雒阳。
同月
凉州叛军内部发生火并,韩遂杀死边章等人,拥兵十多万,进围陇西。
中平四年
四月
凉州刺史耿鄙、汉阳太守傅燮被韩遂等人所杀,凉州大乱。同月,张温因寇贼未平而被罢免。
还不等刘宏对凉州的事情做出什么反应,渔阳郡人张纯、张举联合乌桓叛军在幽州发动叛乱,,斩杀护乌桓校尉箕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掠夺幽、冀。
权衡利弊之下,刘宏决定先放弃凉州的军略,以守势对待,反倒是张纯等人的叛乱刻不容缓。
但是朝廷的中央禁军大部分都屯驻在三辅地区,预防凉州的叛军再次进犯,因为手中无人可用,刘宏便命令中郎将、乌桓属国长史公孙瓒率本部兵马,冀州、幽州各郡县配合平叛。
同时任命宗正刘虞为幽州牧,配合公孙瓒平定张纯与乌桓的叛乱。
除了战乱,各种拥立天子,取代刘宏的政治事件也不断涌现,例如:王芬试图拥立合肥侯、阎忠说服皇甫嵩自立等事件此起彼伏,虽然最后都没有得逞,但是这也让刘宏逐渐从西苑享乐中走了出来。
五月
为了弥补禁军远在长安,不能保护自己的空缺。再加上大将军何进掌握了左右羽林,军权越来越重,深感危机感的刘宏在西苑设立了“西园八校尉”,就连何进也要听其调度。
因此对这些禁军给予了很高的寄望,甚至自领这支军队的长官,封自己为无上将军,同时任命自己最信任的宦官,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代替自己统领其他七校尉。
又为了保持战斗力,任命了许多世家出身的校尉,如袁绍、白兴、曹操等都凭借着家世,分别被任命为佐军校尉、下军校尉、典军校尉。
中平五年
十月
刘宏在雒阳平乐观举行阅兵仪式,骑马持剑检阅新设立的西园军。
同月,青州徐州黄巾起复,攻打郡县。刘宏派出西园军中的下军校尉白兴领兵讨伐青州黄巾,并任命陶谦为徐州刺史,镇压徐州黄巾。
十一月
凉州叛军在不断攻伐中,终于推出了一个首领,于是叛军在首领王国的带领下,包围了右扶风的陈仓县。
刘宏只得重新启用皇甫嵩,任命他为左将军,督领前将军董卓,各率两万士兵前往拒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