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吧,不过我看这曹操能够在众目癸癸下之下,逼迫二许强行评议自己,却有些奸雄的手段···”
曹操听着许劭给他的评价,十分高兴,拱手对着许劭道:“多谢先生,曹操定会做大汉的能臣,绝不让异族人成为我大汉的隐患,今后我一定会为大汉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刚才对先生多有冒犯,小子在这里向您道歉,请先生恕小子年幼无知,原谅小子,小子顿首。”
许劭微微摇着扇子,拍打着肩膀点头接受了道歉。
随着曹操的退场,又有人想要让许氏兄弟评价自己,不过能够超过曹操的还没有,大多只是一县之才。
拉着曹操出了识贤楼,袁绍、袁术兄弟总算是松了口气:“阿瞒,你也太冒失了,好在白公和许先生没有与我们见识,不然我们可闯下大祸了,这可不是去偷个新娘就能比拟的。”
曹操看着天空万里无云,只觉得自己的心志都要随之飘向天外,转头看着两个好友,严肃道:
“本初、公路,我决定了,我要开始用功读书了,今后我曹操就不再是之前的曹操了,我们别过吧。你们也抓紧功课吧,为了家门。”
“阿瞒,你是不是被吓傻了,读书有个屁用啊,反正以我们的家世,就算功课差了点,未来的成就和职位也比那些寒门好的多。
还不如趁着当下有时间,好好玩,别要到接受家事时,自己的时间就没有了。”
袁术对曹操提议的好好学习嗤之以鼻,因为自己的起点,就已经是有些人的终点了,只要自己及冠,没有发疯,就能够被举孝廉,接着按着家中的安排一步一步走到三公,那还努力什么?
曹操没有被袁术蛊惑,反而劝道:“公路,如今大汉并不太平,西北的羌人不断犯边,北边的鲜卑人也不老实,南边还有那些蛮人作乱。
正是需要大才的时候,若是我们不好好修炼本事,将来就算是占据高位,也难有所作为,说不定还会为家族招灾。还是用功些好,至于听与不听,你我好友多年,我阿瞒言尽于此,保重。”
说完也不等两人反应,自己转身离去。
“本初,你呢?”
袁术很不满曹操一副训诫的样子,这让他想起了家中族学里的老夫子,那语气和姿态简直一模一样,激起了他不好的回忆。
“我认为阿瞒说的有些道理,今日他得到了许劭先生的评价,已经走出了关键的一步,已经将我们拉得太远了。既然他都开始用功了,那我也不能屈居人下,公路,就此别过。”
袁绍居然没有附和袁术的话,反而觉得曹操说的有道理,也转身离去了。
袁术一脸的不可置信,这袁本初什么时候改性子,喝花酒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ˉ▽ ̄~)切~~,真是又蠢又笨,那么用功干嘛,难道还要走比三公更高的职位吗?真是的。”
独自吐槽完,袁术径直走向玉真坊外,前往其他地方的花楼。
这场月旦评持续了整整一天,许氏兄弟相互接替,评价了每一个向他们提问题的人,不仅让许多士人开了眼界,更让许多人就此名传天下,成为热议的焦点。
第一个就是,河南(河南尹)白氏、汝南袁氏、渤海袁氏、弘农杨氏这四家四世三公的名号就此传出,成为天下士人新的共识。
之前有些传言,但是没有形成定论和共识,常常有人不同意,而如今成为了定论。成为继刘氏公认的皇族,天下第一大氏;白国白氏,天下亚氏之后最强大的世家。
刘氏和白氏早在立国之初就成为了天下人的共识,并没有占据热搜榜的第一名。
第二就是曹操,许劭给予的评价,让曹操声名鹊起,天下人都认识了这位未来的能臣,或者奸雄,天下的目光都隐隐在他的身上关注着。
第三就是樊子昭、和阳士、虞承贤、郭子瑜等被许氏兄弟评价为有当世之才的大才,他们这些人最初都是底层士人。
比如樊子昭就是商人之后,向来被人看不起,如今许劭竟然评价他有一州之才。
更让人热切的是,第二天,这几个被许劭高评的人才和几位有郡县之才的人,居然得到了朝廷的征召,樊子昭更是被征召为朝廷的六百石太尉府金曹尚书。
这让天下人看到了在阉宦横行于朝的转机,原来除了举孝廉外,还有得到月旦评高评这第二条出路。
于是每当月初的月旦评开始时,从天下各处齐聚雒阳,寻求许氏兄弟一评的人数不胜数,致使整个识贤楼座无虚席。
白亚带着白典在这里待了三次,见一切都已经走上了正轨,已经没有问题之后,便将其放手给许氏兄弟负责,然后去处理其他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