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阴丽华一见刘秀站起身来,也跟着站了起来,堂下的众诸侯王都被白室吸引了眼球,并没有看到刘秀的举动,也就没有跟着站起来。
“臣白国白室参见陛下,见过皇后!”
白室与夫人孟萧并没有大礼参拜,而是略微的弯腰作揖,按礼来说,诸侯王觐见皇帝必须要三拜九叩。
但是白室没有,这一是因为,为了表彰白氏对天下所做的贡献,刘秀下令特许白氏的白王今后朝见皇帝时是不需要小步前趋,唱礼时不能直呼姓名,面圣时不用下跪拜见,即入朝不趋、赞拜不名、长揖不拜。
这二嘛,白室今年八十有二,她的夫人孟萧也年满八十了,八十岁,在整个大汉来说也算得上一个祥瑞了,比他们年纪还大的也没有多少。
因此不管是出于尊老爱幼,还是对于白国的尊重,白室夫妇面对刘秀夫妇是不需要大拜的,只需要保持尊敬即可。
“白王不必多礼,来人,快将白王夫妇,扶于坐席!”
刘秀对于白室的作揖很是满意,微微点头后,让几个宦官将白室夫妇慢慢扶到座位上坐着。
“多谢陛下,皇后。”
白室夫妇在四个宦者的搀扶下,缓缓入座。
白室夫妻的坐席在皇帝高位的右下方第一排第一列,这是全殿除了刘秀的主位以外,最尊贵的位置,因为大汉以右为尊。
整个大殿不是只有诸侯王,还有一些河北诸地的宗亲以及随着刘秀巡游的皇子,他们都没能享受唱名的待遇,而是在皇帝来之前就已经坐下来。
在大殿两侧,左右头一列都是诸侯王,他们后方才是诸刘氏宗亲,就连刘秀还没有就封的儿子,也只是坐在靠近门口的位置。
右边第一位是白室,这是毋庸置疑的最尊贵的位置,左边第一位这是次贵的位置,坐着的是中山王刘钟。
因为在场的刘氏宗亲,几乎都是同辈的人,而刘钟则是仁帝的后裔,是血缘距离高祖最近的人,严格来说,刘秀比之都略显一筹。
这也代表着在河北这块地方,刘钟就是刘氏诸侯王之长,至于那些刘氏子听不听刘钟的话,就是另一回事了。
刘钟之下的就是刘秀的那些远亲诸侯王,而白室下首的则是东平王刘苍,这是刘秀特意吩咐人安排的。
当白室夫妻坐下后,白室身后的几位宗亲以及下首的刘苍等人都坐着长拜道:“见过白王,白王妃!”“见过伯父,伯母。”
前面一句话是身后的刘氏宗亲说的,后面一句话是刘苍夫妻说的。
白仓先对后面的众人点头,以示回礼,然后回过头来看着刘苍夫妻笑着道:“你们夫妻坐下吧,不必多礼。”
旁边的孟萧也是和蔼的看着夫妻二人。
因为白薇是白室之弟白宝的女儿,所以叫一声伯父伯母没问题,刘苍跟着白薇叫,也没问题。
白室夫妇到了后,代表着人已经到齐了。
刘秀坐在高位上端起酒樽道:“你们都是朕的亲人,因为朕是皇帝,是天子,而你们身为皇室子弟,生来就需要担负起牧守天下的责任。
自从你们逐渐离开雒阳就封以后,朕与你们母后都十分少见你们,甚至有的人因为封地太远,封地事物缠身,几年都没有再见到了,朕心十分期艾,如今大家都聚在了一起,一定要好好的维护兄弟之间的情谊啊。
这大汉的天下需要你们,朕也需要你们啊。”
“父皇母后,请放心,孩儿一定会尽全力为父皇牧守江山,为刘氏更好的明天而努力。”
众位皇子诸侯王都起身承诺道。
“善,大善。”刘秀十分高兴,然后转头看向白室道:“白王,你是天下唯一一个异姓王,这是因为你对于天下有大恩,对于朕有大恩,因此不封王不足以显示白氏的富贵,不封王不足以彰显大汉宽广的胸襟。
白氏是古之王族,是继承夏禹意志的氏族,从周朝时,你们家族就开始显盛了,并以此得到了上天的眷顾,你们是上天的眷族,而朕是上天之子,我们是天生的盟友。
你的侄女和朕的儿子结为了夫妻,成为了天下的佳话,这是刘氏与白氏之间的情谊啊,大汉从高祖开始,至今已经有二百多年了,如今朕打败王莽,推翻伪新,扫平天下也已经有几年了。
但是朕的心里始终有些不安,担心朕的后代得不到你们的帮助,大汉得不到你们的帮助,朕深知白氏之于天下的重要性,你能为朕解除这个烦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