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既定,刘秀就要着手于陇西的隗嚣与西南巴蜀的公孙述。
对于先打隗嚣还是先打公孙述的问题,刘秀麾下的诸位将领意见不一,有认为先打隗嚣,因为隗嚣实力弱,占据的地盘小,兵力弱,而公孙述人多,地盘大,兵甲充足,应该先打弱的,再打强的。
而有将领认为:“表面上看隗嚣实力最弱,但是陇西地势复杂,多是山地河谷,本就易守难攻,大兵团在那里无法展开,我军的兵力优势无法发挥。且我军攻打隗嚣只能从天水郡进攻,别无他路。
只要隗嚣集结重兵于天水,我军恐怕很难前进,且当初齐汉百万大军都折戟在那里,可见隗嚣的不好对付。
而公孙述占据巴蜀,我们可以从关中和荆州两路进发,只要夺取了蜀道之险,两路并进,进入了蜀地,就再也没有阻挡了。
如此一看,还是公孙述容易一些。”
最后刘秀还是听取了苏谨的意见:“先陇西,后巴蜀。”
因为如果大军从关中入蜀,而隗嚣没有平定,大军一定会被隗嚣威胁,到时候隗嚣从陇西进入关中,夺取了长安,进入蜀地的大军就会被阻断退路,免不了落一个全军覆没的地步。
而若是先进攻巴蜀,隗嚣势必会出兵威胁关中,汉军不得不抽调大量兵力防备他,使得刘秀不能专心攻略巴蜀。
若是先进攻陇西,则可以派出几员大将,把守出蜀的道路,我们不好进,公孙述也不好出。
十一月
刘秀从雒阳来到长安,随之而动的还有原先在关东的大军,也源源不断的从函谷关进入关中。
白王贯薨逝,享年九十六岁。刘秀派出以使者前往白国吊唁,同时,从雒阳前往朝歌的车架数以百计。都是各个将领和大臣派出的代表。
白室继任白王之位,得到了刘秀的同意。
【世系】
···
贞定祖(享龄九十九):姒姓白氏克【遗言】:育我者太行也,万年长青。
文定祖(享龄九十六):姒姓白氏贯【遗言】:王朝百年替,白氏万万年。
如今刘秀掌握的地方,河东是最富裕的,由于白氏的镇压,河北经历的动乱最弱,而河东是河北几乎没有经受什么战乱的地区。
河东在前汉时,因为地处北方,常年受游牧民族侵略,又多是高山,虽然有太行山与吕梁山之间的广大河谷地带,但是也不算是特别的富裕,甚至可以说是仅次于匈奴的苦寒之地。
就连河西地区都有所不如,因为河西至少还有通向西域的商路,而河东地区就什么也没有。
但是在这两年白氏的保护和经营下,天下其他地区饱受战乱,而河东持久升平,使得河东地区竟然与其他地区的繁荣度相平起来。
这都归功于白氏的战略,因此河东地区白氏有十分强大的威望,就算如今这些地方重归朝廷,但是各地区的大族、豪强、百姓多数是以白氏为首。
白氏在河东地区的命令,不亚于皇帝的命令。
但好在白氏没有动乱的野心,刘秀也是比较仁义的君主,所以河东地区的百姓生活很是富足。
当初白国归附刘秀,不仅是河东地区的归附,连带着还有数十万军队的归附,虽然最后被削减了很多,但是还是有数量不菲的白氏旧部进入了刘秀军。
并在这之后刘秀攻略各地时发挥了十分强大的作用。
如今刘秀军除去镇压各地和防备边境的军队,可动用的不下二十万,而其中分为多个派系:
有跟从刘秀起于南阳,以冯异、邓禹为首的南阳派,有在河北归附的以耿弇、耿纯为首等河北派,还有以白和、白巍为首的河东派,
以及一切零零散散投降刘秀的原绿林军、赤眉军将领和被刘秀从基层提拔上来的将领。
其中以南阳派和河东派的力量最强,几乎不分伯仲,而河北派实力较弱,比较偏向于河东派,其余的零散没有形成派系的人多是倾向南阳派。
因此如今白贯一死,对河东派的影响不小。
建武七年
四月
刘秀派建威大将军耿弇等七将军将兵五万,沿渭北平原,翻陇山,仰攻陇坻。被隗嚣大将王元发觉汉军大败。
幸得马武率精骑为大军断后,使汉军得以撤回。
见西征大军大败,刘秀连忙留耿弇守漆县,冯异守栒邑,祭遵守沂县,另调吴汉由洛阳西进,在长安集结兵力,防备隗嚣军来攻。
而隗嚣也不负众望,命令乘胜攻击,派行巡攻栒邑,王元取肝县,好在都被击退。
这时,位于河西的窦融向刘秀递交降表,归附了大汉,于是派出精骑进取金城郡,击破了,帮助隗嚣的羌族豪强何封等部,隗嚣腹背受敌。
而同时间,隗嚣大将马援认为刘秀是汉家正统,隗嚣割据是为了自己的私心,对百姓百害而无一利,如今天下大抵被刘秀平定,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不应该消耗陇西的力量对抗朝廷大军,应该学习白国投靠刘秀,为陇西百姓寻一条活路。
但是遭到了隗嚣的拒绝,于是马援暗地投靠了刘秀,得到刘秀精骑五千的援助,明其招降隗嚣部属和羌族豪长,从内部分化瓦解隗嚣。
内有马援,北有窦融,南有刘秀,隗嚣一时间四面楚歌,于是上书向刘秀表示亲善,企图以此作为缓兵之计。
但是被刘秀的军师苏谨识破,拒绝了他,并让他放开大门,投降。
无奈之下,隗嚣只好派使向公孙述称臣。
建武七年
春
公孙述封隗嚣为朔宁王,出兵援陇。
公孙述早在刘秀称帝时,就已经在巴蜀关上门自己当皇帝,并与刘秀在同一年称帝,国号成家,并崇尚白色,建元龙兴。
又改益州为司隶校尉,蜀郡为成都尹。
得到公孙述的援助。
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