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扫平铜马军余部,尽占铜马军所有的地盘,手中兵力来到十三万,其中步军十万,骑兵仍然维持在一万,不过精锐程度有所上升。
同时第一次打出了汉帝任命的行大司马的旗号,专司河北诸事。并任命白麟为冀州主事,负责地方政务。
五月
经过两个月的稳定地方和派遣官吏,刘秀治下的郡县都基本安定了下来。
在刘秀与南方刘子舆之间,除了真定国,还有一些小的农民军,零零散散,加起来也有数十万人,不过大多都是一些乌合之众。
因此刘秀以冯异、邓禹为主将,各自带领数万兵马,扫平中间的小势力,为即将到来的与刘子舆的大战做准备。
而知道了刘子舆所部有兵四十余万,且兵精粮足,刘秀准备寻找助力,同时将目光投向了北面。
渔阳郡,渔阳。
“父亲,我们真的要一直臣服于刘子舆吗?其不过是一个冒牌货,人尽皆知,也要不是有刘林、刘接等刘氏宗亲承认,他又岂会坐在那个位置上。
我不服,而且我听说自从他登上皇位后,骄奢淫逸,目无远志,与刘林刘接等人争权夺利,俨然一副小人做派,又岂会是明主?
我渔阳耿氏与上谷彭氏同为边郡,遵从大汉的命令驻守边疆,如今已经几十年了,如今天下动荡,只有寻得明主,才能放心将边疆交出去。
可惜白国力量有限,也没有争霸天下之心。如今北方匈奴、乌桓、鲜卑等族力量已经有所恢复,蠢蠢欲动。要不了多久,他们一定会趁着中原大乱,入侵边疆。
我们边郡历来穷苦,如何能够独自抵抗?就算有白国相助,又能够坚持多久,如果不是集合全天下之力,恐怕无法抵挡。
父亲,正好南边的刘秀是长安皇帝任命的大司马,不如就让孩儿去看看,若是明主,也好背靠大树,若不是,孩儿就往长安而去,请求长安支援。
那西北的隗嚣不就是背靠着长安朝廷,才不惧后背,抵住了羌人和西域的压力吗?”
耿况听了儿子耿弇的言语,点头道:“弇儿说得好,我渔阳毕竟是边郡,没有朝廷的支持,撑不了多久,就依你的话,只不过,如今南边乱成一锅粥,外出行事,一定要注意安全。”
“父亲,放心,我的武艺都是您亲自教的,那百多个乌桓人都没有将我留下,南边的那些贼寇就更别说了。”
“我说了很多遍,不要轻敌,哪怕是弱小的敌人,也要用全身的力气去战斗。”
“是,父亲。”
涿县
打败铜马军后,刘秀就将治所从蓟县搬到了涿县。
“大司马,渔阳太守耿况之子耿弇前来求见。”
正在听从白麟报告的刘秀听到耿弇来了,惊喜道:“快请!”
“渔阳郡太守耿况之子耿弇,拜见大司马。”
见到耿弇身为耿况之子,一身豪气,便赞誉道:
“耿将军,请起,真是少年英才啊,令尊还好吗?听闻令尊纵横北地草原几十年,胡人只要听其名讳,就早早远遁,我早就想要去见见,可惜军务繁忙,抽不出时间啊。”
“大司马妙赞了,都是旁人说笑之举,地方不得真。”
随后刘秀与耿弇攀谈起来,越谈刘秀就越喜欢这个小将,而耿弇也对刘秀十分满意,再加上沿途看见的景象,更确定了投效刘秀的决定。
于是郎有情,妾有意,耿弇很快明确了投效刘秀,并表示可以代替刘秀去说服上谷太守彭宠。
刘秀得到一员猛将,又得到了渔阳、上谷两郡,心中别提有多高兴了,即使两郡是边郡,为他提供不了多少兵力,但是可以提供战马啊。
八月
扫平了那些小的农民军,再加辽东的渔阳、上谷两郡的投效,带来的是百万的人口,虽然渔阳、上谷两郡人口稀少,但是士兵精锐,而小半个渤海郡的人口,就抵得上两个辽东了
刘秀的兵力来到了二十万,其中骑兵两万,骑兵除了原来自己的一万,还有整个幽州除去防备北方外,抽调的一万突骑,只是比起白氏赠送的三千精骑差一点点,比起自己编练的那几千轻骑又厉害得多。
等到刘秀地盘和刘子舆接壤,刘子舆才从内部斗争中,反应过来。
在这场内部斗争中,广阳王刘接被排挤,一怒之下带兵坐海船前往辽西,而刘林的军权也被极度的削弱,被任命为丞相,反而是李育和张参,一个为大司马,一个为大将军。
如今天下有三个汉,长安刘玄的“玄汉”,赵国刘子舆的“赵汉”,还有今年在华阴县被赤眉军拥立的刘盆子的“齐汉”。
赤眉军在刘玄占领长安的时候就准备投靠,请求册封,结果刘玄看不起人家,只给了几位首领列侯的爵位。
樊崇一怒之下,尽起赤眉大军,发兵百万,进发长安,想要和刘玄掰一掰手腕。
等到攻到华阴时,才在手下的提醒下,抓来了正在当牛官的刘盆子,拥立为汉帝,意图与刘玄分庭抗礼。
其中西北的隗嚣、河北的刘秀、荆楚之地的一干绿林军都是以刘玄的“玄汉”为主。
刘子舆的“赵汉”则是只有自己,不过占据了白郡、赵国、巨鹿郡、信都郡、大半个渤海郡一直到东海的广袤地区,这些地方都是膏腴之地。因此,实力也是不俗。
刘盆子的“齐汉”则主要是以赤眉军为主,尽占青徐两州。
而在这三汉外,还有零零散散的独立势力,如河北的白公国,巴蜀之地的公孙述,扬州的王莽残党,交州的化外之地以及在玄汉和齐汉之间摇摆不定的,豫兖两州松散零星的农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