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始三年
随着汉帝宠幸赵婕妤,终于在今年怀孕十四个月,生下皇子刘弗陵。
汉帝大喜,以与尧帝出生前怀孕的月数吻合为由,将赵婕妤的寝宫门命名为“尧母门”。向外界传递出刘彻欲以刘弗陵取代太子刘据的信号,导致反太子派和亲太子派之间的斗争日益白热化。
亲太子派主要是依靠卫氏的官员以及支持嫡子继承制,再加上太子多次劝谏汉帝要轻徭薄赋,减少军费开支,停止建造宫室,得到了许多儒派官员的支持,几乎占据了朝堂之上三分之二的声音。
而反太子一派,主要是曾经得罪太子的皇帝近臣江充一党,已经被压制住的法家一脉,企图通过靠近江充,得到江充一党的支持,重新成为朝堂的主流,
还有的就是因为汉帝年岁大了,为了博取富贵的一些谄媚之徒,由于太子刘据十分清楚他们的目的,故而多次反对汉帝亲近他们,使得他们成为反对太子的一派。
而如今内朝几乎被凭借着汉帝信任的江充一党把控,而其余不顺从江充的郎中、侍中等都被排挤,或不敢与他们作对,哪怕成为皇帝的近侍,也不敢对他们说什么坏话,不然没多久就会被免职,甚至下狱。
外朝则是以卫氏一派为主,当前的丞相是公孙贺,其夫人就是卫青的姐姐卫君孺,也是霍去病的继父,因此颇得汉帝和卫皇后宠信,是天然的太子一派,也是太子的坚定支持者。
其余的诸如白氏一派,其他零零星星的没有加入任何一派的官员,大抵是因为太子的行为和性格比较亲近太子,一般不会反对太子的话和行动。
而依附江充等人的官员,则是成为边缘人。
太始四年(征和元年)
汉帝生病,反反复复,这使得一切权势都依靠汉帝的江充一党十分惶恐,再加上他们得罪了太子,被太子视为祸害天下的源头,所以他们聚集在一起,准备抢先动手。
他们分析后,决定先切断太子的一条臂膀,将目标确定为丞相公孙贺。
随着他们利用绣衣使者的权利,不断挖掘公孙贺的信息,将突破点放在了其子公孙敬声。
公孙贺担任丞相之前是太常府的太仆,被汉帝拔为丞相后,其子公孙敬声接替父亲担任太仆,但是由于其性格乖戾,又骄横奢侈,经常违反法纪,但是都被公孙贺给压了下去。
绣衣使者多方探查后,发现他除了目无王法之外,竟然还有没经过申请就挪动军费的往事,军费问题可是汉帝最敏感的地方,于是乎,公孙敬声擅自动用北军军费一千九百万钱的使者密奏出现在汉帝几案的最上面。
原本绣衣使者是汉帝,为了监察地方官员,是否尽心剿匪而设置的。但是汉帝用了之后,发现十分好用,便将其保留了下来,甚至还延伸他们的职权范围。
使他们可以秘密探查关中各级官员,可以不经丞相府,直奏天子案牍。
绣衣使者设有长官,名为绣衣直指,有两名,一名主内,负责关中的绣衣使者,绣衣直指是江充;一名主外,负责地方的绣衣使者,绣衣直指是暴胜之。
“简直是目无王法,江充,你去,将公孙敬声给朕下狱,让廷尉府好好审查,看有没有问题。”汉帝颇为生气的说道。
“喏!”江充心中一喜,知道事情成了。
随着绣衣使者的设立,因为职权的关系,他们与廷尉府之间多有往来,起先,绣衣使者力量不强,廷尉还能够秉公执法。
但是随着绣衣使者设立的时间越来越长,凭借汉帝的信任,其权势也越来越大,廷尉府受到的绣衣使者的影响不断增加。
直到江充上任,开始整合权势,拉拢朝廷官员,很顺利的就将廷尉换成了亲近自己的人,使得廷尉府几乎成为绣衣使者的下属机构。
因此,被绣衣使者举报,进入廷尉府的人,就没有完整出来过的。所以,公孙敬声的罪名很快就被坐实了。
公孙贺知道了自己儿子被下狱的事,正巧汉帝在诏令各地紧急通缉阳陵大侠朱安世,于是公孙贺请求汉帝让他负责追捕朱安世,来为其子赎罪,出于情感,汉帝批准了他的请求。
征和二年
在公孙贺近乎疯狂的追捕下,成功在南阳郡将其抓获。
三月十日
南阳郡的贼捕掾亲自押送朱世安来京,将其押入廷尉府大牢。
是夜,一个神秘人进入了朱世安的牢房,两人交谈良久后,那个神秘人离开。
十一日
公孙贺亲自提审朱世安。
“堂下何人!”公孙贺一拍惊堂木大喝道。
朱世安昂首挺胸,对公孙贺的官威不屑一顾。
“左右,其人藐视公堂,与我先重打三十大板!”
正当左右的官吏动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