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等价不等价(1 / 2)

“为了方便说明,我们依旧先举个例子,假定朝廷减税政策的受益百姓为百姓总人口的一半,受益百姓当期的税负减少200文宝钞。由于朝廷的财政支出规模要保持不变,因此,减税而引起的收入减少,朝廷将通过向所有百姓发行100文宝钞的债券来筹措资金。其余的债券本息,还是与前面的保持不变。”

    林煜对刚才举的等价式例,稍作了些修正改动,缓缓开口说道。

    “因为大明国债的持有百姓,与作为税负承担对象的百姓,二者范围的不一致性,以及同为国债持有人、税负承担人,其国债持有比例与税负承担比例的不一致性,就会使得社会资源从税负不变的百姓转移到了税负减少的百姓手中。”

    “等等……”

    于谦才跟上了节奏,这时再度听得两眼发昏,饶是以他听课的时长也不算短了,现在也还是有些被绕晕了。

    “林先生,这是什么意思?可否说得再明白些!”

    林煜闻言微微点头,于谦会听不懂也在意料之内,随即认真解释道。

    “简单举个例子,在大明某地有两名土财主,分别叫张三和李四,其中张三更为富有,李四不如张三富有。”

    “那么,按照假设中的条件,因为朝廷发行国债的第二年,所有人都要多交5文钱的税收,而李四第一年,购买了100文宝钞的国债,第二年把它卖了出去,多赚了5文钱的利息收入,正好跟第二年的5文钱税收抵消,那对李四这个财主来说,他的钱是不是算回来了?”

    “而张三因为比李四更富有,所以他在第一年购买国债时,因为减税政策,并没有只买100文宝钞,而是买了200文宝钞,那么第二年张三也卖了宝钞,得了10文钱的利息收入,5文作为税收抵消,那张三是不是相比李四赚了5文钱?”

    这个例子太过直白,本来有些懵逼的于谦,瞬间一点就透。

    简单来说,所有的前提条件,实际都没有变化。

    只是张三比李四更有钱,所以李四在减税前提下,选择买了100文的宝钞,在5%的本息下,他第二年获得105文钱的收入,但因为朝廷要维持收支平衡,所以税收也要105文钱,那李四一分没赚。

    可张三因为买了200文宝钞,按照5%的利息他能得到210文钱,而去掉朝廷收的105文钱税收,还有买国债的钱,那张三就是实实在在赚了5文钱。

    “所以,我才说这样造成的结果,便是减税的受益人将会增加当期的消费,受损人将会减少当期的消费。”

    “而消费结构的这一改变,是否会对总需求产生影响,取决于受益人和受损人之间边际消费倾向的对比。”

    “如果二者相等,不会影响社会总需求。”

    “如果二者不等,前者大于后者,社会总需求会增加。而当前者小于后者,则社会总需求便会减少。”

正是消费者之间的边际消费倾向存在差异,才使李嘉图等价定理无法成立。

    林煜说完,于谦和夏原吉都是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夏原吉终于理解,这套不能成立,而又前后矛盾的等价定理,存在的意义到底为何了。

    说白了,就是国家没钱了,便发行债券来向未来借钱。

    但实际操作起来,就会因为各种现实情况,对债务和税负造成不同的影响与变化。

    其中,良性操作的变化,就是国家的债务增加,从而刺激百姓花钱,并带动货币市场的流通运转,进而提高总体的资产税收。

    总结,负债越多,财富越多,税收越多。

最新小说: 我在西游苟成最强大反派 万古帝婿夜玄 满门恋爱脑,唯有小师弟正的发邪 快收了神通吧! 师娘,你还说这不是双修法? 不是,这反派咋是萝莉控? 绝代神主苏莫 仙武之玉仙公子 玄幻:新婚第一天,奖励混沌体 萧云混沌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