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拼音(2 / 2)

    这么说吧!

现代汉语属于二级结构:普通话——方言。

    而大明则是三级结构:雅言规则——各地读书音——方言。

    到了明中期,还进一步推出一本偏向于真正中原雅言的《交泰韵》。

    嗯,洪武皇帝认为的中原雅言《洪武正韵》,实际上说的应该是江淮话,也可以说是南京话,跟中原完全不沾边。

    当然,虽然《洪武正韵》不算中原话,但在朝廷强行推广下,大明官话还是被迫定型为了南京话。

    夏原吉思忖片刻,说道:“《洪武正韵》虽然不好学,但也是朝廷必学。否则,天下百姓各说各家话,口音一出省,就难以互通,这将不利于朝廷治民、百姓生息、国家昌盛。”

    林煜笑道:“说得不错,可要我说啊,我这里有一部新的正韵字典,可重制切音(拼音)之法,让蒙学孩童和不识字的百姓,都能两三个月学会自行切音,而后自己翻着字典学习生字读写。”

    “天下还有这等轻松法门?”夏原吉下意识感到诧异,却没有觉得不信。

    这也是阿拉伯数字与小数点的功劳,前两样给夏原吉的震撼和启发很大,以至于现在林煜说有新的切音法,能让识字门槛降低,他也不觉得不可能了。

    林煜看夏原吉惊讶过后,就没有下文了,似乎真觉得自己能成功。

    嗯,能成确实能成,但不容易也真的不容易。

    到底是六百年前的大明,很多东西都跟后世完全不同。

    林煜虽然决定要将现代拼音法搬到大明来用,但某些部分却得进行适应性修订。

    因为明朝的口音、识字,与现代拼音法和普通话,区别不能说太大,却也绝对不小。

    就比如现在识字用的切音法,简单来说就是,你要想学识字,得先会这个字,才能去学它的注音读写。

    换言之,就是先有蛋与先有鸡的无限循环。

    而且,明朝的口音属于三级结构,作为最基本的方言,采取的是七声调,与后世普通话的四声调完全不同。

    七声调:阴平、阳平、阴上、阳上、去声、阴入、阳入。

四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仔细一看,上声被合并,而入声完全消失。

    时至今日,仅有闽南、西南等部分地区的方言,仍然保留入声。

    林煜要是现在飙两句普通话,对面这两位还真不一定会讲。

    普通话的四声调,又关乎到了拼音的四声调。

    阴平代表第一声,阳平是第二声,上声是第三声,去声是第四声。

    慢慢来吧!

    林煜随手在地上写下26个字母。

    于谦看了看,只觉一脸迷惑,完全没看懂意思。

    “林先生,这是什么?”

    林煜回答:“这是字母,字母可组合为声母、韵母……用于孩童蒙学,不识字的人学习切音识字。”

    嗯,这么一说,于谦和夏原吉就懂了。

    声母韵母本来就是音韵术语。

    这两人稍微看了几眼,就猜到了这些奇怪字母的含义和用处……

最新小说: 转生万法树,我打造不朽帝族 错撩 鸿蒙天帝 傲世九重天 万象之王 张若尘池瑶 投资女帝师妹,对比后她破大防 词条:日记曝光,师尊脸红心跳 我真不是盖世高人 全民领主:我被剑仙师尊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