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忍不住好奇道:“大孙、你还有啥正事?”
其实朱元璋和李善长他们一样,都对突然出现的怪异车感到好奇,在他们眼里,这才是正事。
朱雄英回过神来,扭头看向刚端药汤来的戴思恭:“戴爷爷、你知道蛟蛕吗?”
没错、蛔虫在古代叫做蛟蛕,或者蚘虫,也有的地方叫做长虫。
戴思恭愣了一愣,他一时没反应过来,长孙殿下怎么忽然问他这个问题,难道是不相信他的医术,想考他?
不是戴思恭自吹,当今天下,能与他医术比肩的,不超双手之数。
于是、戴思恭组织了一下语言,很是娴熟的说道:“蛟蛕病不知道能追溯到什么时候,但皇帝内经中有提到,肠中有虫瘕及胶墙,……心肠痛,侬作痛,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热喜渴涎出者,是蛟墙也。”
“《诸病源候论》则描述了蚘虫病的症状,如腹中痛等,蚘虫者,是九虫内之一虫也,长一尺,亦有长五六寸,或因腑脏虚弱而动,食甘肥而动。”
“其发动则腹中痛,发作肿聚,去来上下,痛有休息,亦攻心痛,口喜吐涎及吐清水,贯伤心者则死。”
“《神农本草经》也有大量记载。”
“……”
戴思恭一口气说了很多,他停下来喘了几口气,又继续说道:“蛟蛕多见于小儿,病起于、喝生水吃生冷食物,或者吃了不干净的果蔬等等。”
朱雄英没看过古医书,此时听得一愣一愣的,同时很是震惊,没想到皇帝内经中都有记载过蛔虫病。
他继续问道:“戴爷爷、那你知道如何治疗蛟蛕病吗?”
戴思恭自信的点点头,治疗蛟蛕还不是手拿把掐。
“治疗蛟蛕有很多药材都可以,比如《神农本草经》明确记载芜荑、贯众、雷丸、榧子、楝实等药有。杀三虫。或。去三虫。的作用。”
“《千金要方》及《外台秘要》,记载了一些治疗虫症的方剂,除上述《神农本草经》所应用到的驱虫药外,鹤虱、槟榔等药也多有应用。”
“汉代张仲景发明的乌梅丸,同样有效的能治疗蛟蛕病。”
“……”
接着、他又例举了很多名医的药方,同时也说了自己想到的一些药方。
好吧……
朱雄英已经瞠目结舌了,他原本只知道新华夏的时候,是老毛子带来蛔蒿,并且一起研究出宝塔糖,这才让新华夏摆脱蛔虫的困扰。
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华夏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能治疗蛔虫病了。
朱雄英低头思索起来,如果按照戴思恭的说法,那么也就是说,其实新华夏的时候,也能治疗蛔虫病。
之所以蛔虫病还困扰新华夏,那么原因就很简单了。
刚才戴思恭说到的那些药方确实很简单,但是、简单归简单,却很难推广到全国。
不像宝塔糖就是一颗拇指大小的药丸,制作起来简单,保存方便,运输方便,服药的时候更简单。
毕竟那时的新华夏,不可能把药方上的药都推广到全国,首先工程量大,然后就是没那么多药材。
最后一个致命原因,就是老百姓煮药不方便啊,即便给到他们手上,他们不见得会把药材煮了。
戴思恭这事无奈道:“从古至今,我们这些行医的,一直都向百姓说,不要喝生水,要把水煮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