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督臣,京师乃国之根本,不容有失。京师有孙太傅与曹总兵坐镇,想来应该是以知晓鞑子欲要进攻的消息。依末将来看,吾等应做好随时出兵救援的准备。”
京营提督李国桢附和道:
“杨总兵所言极是,我们应密切关注鞑子动向,最好即刻发兵驰援京师。”
山海关总兵马科听罢,冷哼一声,道:
“即刻发兵,说的倒是好听。我大军虽然有数万,但大部分都是步军,还有随军的粮草辎重。便是全速驰援,只怕也得半月才能到达。”
猛如虎闻言立即反驳道:
“杨总兵此言差矣,难道就因为路途艰难,吾等就放任京师沦陷吗?我等各部骑兵加起来,也有万余,若是全速奔袭,四五日也可到达,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得多!”
密云总兵唐通起身,瞪着猛如虎道:
“便是骑兵全速奔袭过去,又能如何?鞑子以逸待劳,我军疲倦之师,便是尽数去了,只怕也是杯水车薪。”
蓟镇总兵白广恩也道:
“况且,吾等如今正在与南下的鞑子大军对峙。若是骑军尽数撤了,只留下步兵辎重,再被眼前鞑子围了,大军便尽数丧失。到时,吾等又该如何?”
县衙内几个将官争得面红耳赤,杨国柱、猛如虎、虎大威、李国桢等京营边镇总兵都是一心报国的,他们唯恐崇祯有失,都是主张即刻发兵驰援。
而唐通、白广恩、王廷臣、马科几人,则都一心想着保存自己实力,生怕京师没有救了,再把自己的兵马搭进去。
卢象升看着争吵不休的众将,心中焦急又无奈。
他猛拍桌案,大声喝道:
“都给本督住口!”
众将被卢象升的怒喝声震住,纷纷停下争吵,望向卢象升。
卢象升面色冷峻,沉声道:
“如今京师危急,我等身为大明将领,岂能在此争论不休?当务之急是想出一个妥善的应对之策。”
他扫视众人,继续说道:
“京师的确不容有失,但我们也不能不顾眼前的局势。白总兵所言不无道理,若我们贸然将骑兵全部调走,留下步兵辎重,确实容易被鞑子围困。但我们也不能坐视京师不管。”
卢象升脑海中不断想起,那日自己离京南下时,崇祯对自己所说的话。
但他还是对京师放心不下,毕竟如今防御京师的,只有数万不成器的新军,曹变蛟、周遇吉麾下的精兵只有万余人。
凭此兵力,如何应对数万鞑子精兵来攻?
卢象升沉思片刻,说道:
“这样,我们兵分两路。一路从骑兵中挑选精锐,即刻出发,全速驰援京师。另一路则继续在此坚守,以防鞑子进攻。”
杨国柱等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而唐通等人虽心中仍有顾虑,但也不好再反对。
卢象升接着说道:
“此次驰援京师,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谁愿领骑兵前往?”
杨国柱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大声道:
“督臣,末将愿往!”
猛如虎和虎大威也挺身而出,齐声道:
“我等也愿前往!”
卢象升看着他们,眼中露出赞赏之色,点头道:
“好!杨总兵、猛总兵、虎总兵,此次就由你们率领骑兵驰援京师。今晚便出发,务必保全京师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