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玄幻 > 治愈系文豪?不,是致郁啊! > 第188章 未成年谨慎观看!只有经历苦难才能明白苦难带来的意义!(5k)

第188章 未成年谨慎观看!只有经历苦难才能明白苦难带来的意义!(5k)(1 / 2)

什么样的作品才能被称之为是一部好的作品?

    准确点讲,什么样的作品才能被称之为是一部通俗易懂的作品?

    不管是下里巴人还是阳春白雪,不管是曲高和寡还是如沐春风,总而言之,它就只能是有一个要求——

    那就是要能让人看得下去!

    自从《三毛流浪记》在《大公报》上发售以来,《大公报·儿童专栏》的每期销量一度从最开始的十万册,增长至——

    十五万册。

    二十万册。

    二十五万册。

    现如今,两个月时间过去,《大公报·儿童专栏》基本每期的销量都稳定在三十万册左右,在连载至剧情**的时候,甚至一度会突破到三十五万册?

    这,放眼信息时代兴起,传统纸质传媒没落的年代,简直就史无前例!

    《大公报·儿童专栏》这样的杂志不同于《青春前言》这样的青少年读物,首先它连载的就不是什么通俗之类的故事,就算是《大公报》特意开设出来的这一分栏《儿童专栏》,但凡在《儿童专栏》上发表的作品,它们都具有一定共同的特性——

    时代性。

    教育性。

    在阅读完杂志连载的故事之后,能引发人的思考以及深思。

    《儿童专栏》本来就属于是小众赛道,它针对的本来就是3到9岁的低幼龄小孩,在这种小众赛道之中,还能做到每期销量稳定在三十万册左右,这在如今纸媒衰落的年代——

    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奇迹!

    原本,由于《三毛流浪记》之中描绘的情节过于现实,这令得《三毛》遭受到了广大家长的联名抵制。

    打架斗殴。

坑蒙拐骗。

    围绕在主角【三毛】身边的流浪小孩,为了在旧社会时代下生存下去,做出类似于抢劫、偷盗、霸凌、欺诈、好勇斗狠等等这之类的违法行径,简直就可以称得上是无所不用其极。

    正所谓——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

    在《三毛流浪记》之中,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的孩子普遍没落得什么好下场。低谷时帮助三毛的车夫,心怀善意的寄宿家庭,好心收留一群流浪孩子的印刷厂老板,最终都倒在了旧时代宛若吃人猛兽一般的洪流之中。

    反倒是那些坑蒙拐骗,坏事做尽的旧党残孽——

    他们反倒是富得流油,过得一个比一個好?

    也正是这些和主流价值观完全相悖的负面剧情,遭到了家长的联名抵制

    “从小就让孩子们去偷,去抢?这算什么儿童期刊?我家子涵要是被这些坏孩子教坏了怎么办?”

    “争强好胜,好勇斗狠孩子们要是也学着这些坏孩子打架,这不纯纯得把孩子带歪?”

    “想要不被别人欺负,那你就只有变得比它们更凶,更狠这宣扬的是什么思想?这种漫画书孩子们真能看?”

    “都是三毛惹的祸!我家宇航看了这《三毛流浪记》,难受得整整三天没能吃得下饭”

    作为一部和主流社会价值观完全相悖的儿童教育类读物。

    一开始,《三毛流浪记》的出现,的确是引起了相当一部分家长的质疑。

    每当孩子们捧起《大公报·儿童专栏》,阅读起有关于《三毛流浪记》的部分,孩子们的情绪从一开始的兴奋、激动、开心,逐渐就开始转变为

    压抑。

    沉闷。

沮丧。

    主打的就是一看一个不吱声?

    同样都是孩子,自己坐在宽敞且明亮的教室,吃着学校老师为自己准备的饭菜,有学上,有书读,风吹不到,雨淋不着

    而三毛只能睡在大街,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就这还要被坏孩子们天天欺负

    尤其是看到自己平时吃饭,甚至都不愿意多看一眼的白面馒头。

    到了三毛手里,一下子就变成了人间绝味?

    那狼吞虎咽的模样。

    看得着实令人心疼

    当看到三毛生日那天,和三毛一同流浪的小女佣巧巧,从雇主家里偷出一个白面馒头帮三毛果腹,小女佣巧巧问及三毛的心愿

    “三毛,你有什么生日愿望吗?”

    三毛一脸真诚的回答

    “我的生日愿望就是,我希望我以后的每个生日,都能吃上馒头”

    那真诚而又质朴的模样,看得让人不禁泪目

    原本,家长们还在担心,《三毛流浪记》书中所描绘的负面内容,会把自己家孩子教坏。

    可谁料,孩子们在看过《三毛》之后。

    哭,的确是哭的很伤心。

    眼泪,那更是一点儿也没少流。

    可孩子们对于生活的态度,却是发生了截然不同的转变。

原本挑食的孩子,在面对自己不喜欢吃的食物之际,也会非常自觉的把桌上的食物给吃个干净

    “三毛那么可怜,只有在生日的时候才能吃上馒头,我现在不仅随时随地能吃上馒头,还能吃大米饭,还有那么多可口的饭菜”

    “我已经比三毛好太多了,又有什么抱怨的资格呢?”

    看着一改往常挑食的毛病,连掉落在桌上饭粒都要捡起来吃掉的子涵。

    子涵妈妈,非常之欣慰

    “这孩子啊,终于长大了”

    原本花钱大手大脚,不给买新款玩具、高达、小汽车模型就又哭又闹的宇航。

    也罕见懂得了‘节省’二字究竟为何物

    “爸爸,今年就不要给我买新衣服了,我去年的衣服洗一洗还能接着穿。”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三毛七岁都还在穿四岁那年在路边捡来的衣服,吃不饱,穿不暖,衣不蔽体,我已经有那么多衣服了,就不要再继续给我买新衣服了,做人,要懂得节省”

    眼瞅着孩子这么小就懂得了父母赚钱的不易。

    亲眼见证孩子的转变。

    宇航爸爸,同样也十分欣慰

    “不容易啊儿子,你终于也懂老子赚钱的艰辛了”

    人只有认识苦难,体验苦难,才能知晓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这句话是一点儿没说错。

子涵和宇航的变化,不是个例,而是普遍。

    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在认认真真地研读过《三毛流浪记》之后,懂得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也懂得了体恤父母。

    也正基于此,那些原本声势浩大,想要声讨《三毛流浪记》,声讨作者江海的孩子父母

    声音开始变得越来越小。

    也就是在这时,《大公报》作为国内的一档主流报刊,率先站出来为江海发声,为《三毛流浪记》发声

    【《三毛流浪记》所讲述的从来就不是什么人性丑恶的黑暗面悲惨故事,这部作品想要表达的,是旧社会对于底层人民的压迫,底层人民生活之艰辛,在旧社会官僚主义的极度剥削之下,人民群众生活之不易】

    在《大公报》就《三毛流浪记》在学生群体间所引发的现象,发表了一篇长达万字的点评之后。

    立刻,就在各大站,媒体报社,掀起了一阵热议。

    在传统文化领域,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宛若《三毛》这般,一经发表就引人如此之关注,并且还具有如此之经典教育意义的优秀书籍?

    老师教不会的道理,让《三毛》来教。

    课堂上教不了的人生哲理,就让孩子去看《三毛》,让他自己去悟。

    人教人,是教不会的。

    事儿教人,一教就会。

    在各大幼儿园,乃至是小学院校,发起【学习三毛】的倡议之后。

    没过多久,央视就亲自下场,以官媒身份向大众发起了一次【光盘行动】,并直接向大众发起了动员口号

    “向三毛同志学习!”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生活在这个和平时代,是我们的幸运”

也正是基于《三毛流浪记》在学生群体带来的正面影响,教育部直接把《三毛流浪记》节选进了【中小学生必读书目】,并且直接给《三毛流浪记》写下了点评语

    “你幸福的每一天,是三毛最渴望拥有的。当你从幸福中一路走来,不应该忘记三毛的苦难和期盼。”

最新小说: 绝世神皇楚风 穿成凤傲天的早死病弱姐姐 寿命掠夺,我从杂役证道圣人 炼气家族,我有一个造化空间 超神宠兽店 太古剑尊 封神结束,觉醒签到系统? 让我当傀儡皇帝?我直升陆地神仙 诸天大主宰 太古神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