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华宫的小书房内,气氛庄严而紧张。张衡、薛洋和彭士禄三位大臣齐聚一堂,按照宫中礼节齐齐跪下,恭敬地向皇上请安。尘逸目光冷峻,扫视了一圈,示意他们起身。
这三位大臣是尘逸的心腹大将,他们不仅年轻且充满热血,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朝堂上一直坚定地支持皇上,反对太皇太后的过度干预。尘逸深知,这些新臣的忠诚和热忱,正是他在朝中立足的重要力量。
张衡,新科状元出身,年纪轻轻便已在朝中崭露头角。他的目光坚定,透出一股不服输的锐气。薛洋,虽然出身薛家的旁支,但他沉稳低调,才华横溢,深得尘逸器重。而彭士禄,则是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胆识,一步步爬上了如今的位置。
尘逸轻咳一声,打破了书房内的沉默。他的目光停留在每一位大臣的脸上,最终开口说道:“想必你们已经知道了,沈少将军在边疆失踪的消息。”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重重地敲击在大臣们的心上。
三位大臣不约而同地眉头紧锁,脸上露出凝重的神色。边疆局势紧张,沈少将军的失踪无疑给整个朝廷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张衡最先站了出来,胸有成竹地说道:“启禀皇上,依微臣看来,挞玛国不过是边疆小国,翻不起什么大浪。沈老将军战功卓着,不如直接派兵打退敌军。”
尘逸点了点头,但并未立即表态,而是转头看向薛洋:“你觉得呢?”
薛洋略显犹豫,但很快坚定地回答:“臣惶恐,薛家世代为将,自然也是主战的。不过,臣认为,与其直接开战,不如先派个使者前去讲和。若能和平解决问题,总好过刀兵相见,避免将士和百姓的伤亡。”
听到这里,张衡忍不住冷笑一声,带着几分不屑说道:“讲和?你这是胆小怕事!我们靖国兵强马壮,何惧一个小小的挞玛国?他们若敢来犯,便该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
彭士禄也走上前来,与张衡对峙:“不能为了逞一时之勇,让边疆百姓受苦。主战的确能显我军威,但我们要考虑到百姓的安危。”
尘逸听着两人的争论,眉头紧皱,揉了揉眉间,摆手示意他们安静。他扣了扣案几,声音低沉而威严:“张衡,彭士禄,你们都先退下吧,薛洋留下。朕还有事要与他商议。”
张衡和彭士禄动作一顿,相互对视一眼,脸上都有些不解和不满,但还是恭敬地行礼告退。随着书房的门缓缓关闭,尘逸的目光转向了薛洋。
“太皇太后年事已高,却依然忧心国事。朕不忍她多操劳,但也怕她因此心生疑虑,祖孙情分难保。”尘逸话中有话,眼神中透出一丝深意。
薛洋心中一凛,他明白尘逸的暗示。这不仅是皇帝的家事,更是权力斗争的一部分。他低下头,恭敬地回应:“皇上仁孝,体恤太皇太后,是我靖国之福。”
尘逸微微勾起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你心里清楚朕的意思。朕为何唯独留下你,你应该明白。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
薛洋深吸一口气,跪倒在地,表情坚定:“臣必不负皇上所托。”
尘逸满意地点了点头:“好,你先退下,这事儿暂时烂在肚子里,不得外传。”
薛洋恭敬地行礼退下,尘逸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外,脸色恢复了冷峻。他知道,接下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他,但他必须稳住阵脚,逐步推进自己的计划。
他走到门口,喊道:“福安!”
福安立即推门而入,恭敬地跪地听命。尘逸冷静地吩咐:“去派人盯着柔太妃,记得选个合适的理由,把她传进章华宫。”
福安领命而去,尘逸的心中已有了清晰的计划。他知道,只有稳扎稳打,才能在这宫廷权力斗争中赢得胜利。
在章华宫的书房内,尘逸坐在案前,目光深邃地看着面前的三位大臣。房间里的气氛紧张而凝重,讨论的内容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边疆的稳定。
“沈少将军在边疆失踪的消息你们都知道了,”尘逸开口道,语气沉稳却带着隐隐的压力。“边疆的防线现在由沈老将军把守,朕已命副将前往支援。如今,挞玛国的二皇子性情暴虐,自视甚高,你们认为我们应如何应对?”
张衡的眉头微微一挑,他的目光中透出一丝决绝。他站直身体,声音坚定:“启禀皇上,挞玛国不过是边疆小国,翻不起什么大浪。既然敌人已经表现出敌意,我们不如直接派兵打退他们,显示我靖国的威严。这样不仅能稳住边疆,还能让那些心怀不轨的小国知道我们的实力。”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年轻人的热血和自信,仿佛通过武力解决问题是最快捷而直接的方法。张衡的立场显然倾向于硬性手段,这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实力的绝对自信。
尘逸点了点头,表示听取了张衡的意见。接着,他转向了薛洋,等待他的看法。
薛洋面带沉思,略显犹豫地开口:“臣惶恐,薛家世代为将,自然也主张战事。然而,臣认为在这件事上,不妨先派使者前去讲和。挞玛国虽小,但若与其开战,必然会波及边疆的百姓与将士的生命。而且战争的根源未必全在挞玛国,若能通过谈判化解危机,才是对国家和人民最为负责的选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薛洋的话语中带着深思熟虑的冷静,他认为和平解决问题不仅能减少损失,还能避免不必要的战争。与张衡的直接手段不同,他的立场显然倾向于和平解决,这也反映了他对战争的深刻理解和对民众生命的重视。
听到这里,尘逸脸上的表情微微变化,他深知两位大臣的观点都各有道理。他沉思片刻,打破了沉默:“张衡,你主张强硬手段,认为直接出兵能震慑挞玛国。彭士禄,你也听到了薛洋的意见。现在,你认为我们该如何行动?”
彭士禄此时也略微上前一步,语气中带着几分忧虑:“皇上,战争不仅对我朝边疆的将士构成威胁,也会对百姓的生活造成影响。边疆的百姓生活本就艰难,若因此陷入战争,可能会引发更大的民生困苦。个人认为,在边疆尚未全面失控之前,若能通过谈判或是其他手段化解危机,是一种值得考虑的选择。”
尘逸的眼神在三人之间来回扫视,心中已有了判断。他的目光转向张衡,带着几分冷冽:“张衡,你是否认为挞玛国的威胁足以动用整个国家的军事力量?”
张衡坚定地回答:“皇上,虽是小国,但他们已表现出敌意,若不以强硬手段回应,可能会被视为我靖国的软弱。我们必须让他们知道我朝的实力,以震慑未来的挑衅。”
尘逸的眉头微微皱起,他并未立刻做出决定,而是转向薛洋:“薛洋,你认为讲和能否在当前情况下有效避免冲突?若是我们选择谈判,如何确保挞玛国的二皇子会诚心谈判?”
薛洋回答道:“若选谈判,臣建议先派使者赴挞玛国,诚恳地表达我朝的和平意愿,并提出合理的条件。这样可以使挞玛国感受到我朝的诚意,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示我们的底线和决心。若谈判无果,再考虑其他措施。”
尘逸的脸色渐渐缓和,他深知这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和民生的大事,必须谨慎决策。他最后看向彭士禄:“彭士禄,你的意见是什么?”
彭士禄低头思索片刻:“臣认为,不管最终选择哪种方案,都应首先确保边疆的稳定。我们必须避免战争带来的直接损害,同时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保护民众的安全。”
尘逸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知道,任何决策都需考虑到各种因素,特别是对百姓的影响。他沉声道:“你们的意见我都听取了,朕会进一步权衡。现阶段,朕决定先行派使者赴挞玛国尝试谈判,同时做好应对战争的准备。若谈判无果,再决定是否动用军力。”
三位大臣齐声应诺,心中各自盘算着未来的局势。尘逸在权衡各方意见后,显然已做好了周全的准备。此时,书房内的气氛虽然依旧凝重,但似乎多了一份确定和清晰。
在章华宫的小书房内,气氛逐渐变得紧张而凝重。张衡与彭士禄之间的争论已经白热化,他们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难以达成一致。张衡主张采取强硬措施,派兵直接打退挞玛国的威胁,以彰显我朝的威严;而彭士禄则认为应当以谈判为主,避免战争带来的民生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