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高二人走后,郑安雅接着问鲍子规:“你方才说夜郎国四个附属国中的三国会一哄而散,除了哪个国?”
鲍子规道:“回王上,除了哀牢国。”
郑安雅不解地问:“哀牢国?我好像听说过,他们为什么比其他三国更忠诚呢?”
鲍子规道:“王上,‘忠诚’二字不大确切。夜郎国和哀牢国同宗同源,都姓陶,虽然在旁人看来哀牢国也是夜郎国的附属,但两国的国王一直以兄弟或叔侄相称,签订的盟约也是兄弟之盟,不像其他三国是朝贡之盟。哥哥需要帮忙,弟弟自然要第一个出手相助。不过,盟约归盟约,两位国王的关系倒不见得有多好。听说几百年前哀牢国曾一度强大,夜郎国本是哀牢王赏赐亲弟弟的封地,时常受哥哥庇护。可如今几百年过去了,风水轮流转,夜郎国先是独立了出来,后来又慢慢变强,同时哀牢国则日渐衰弱,兄弟顺序也就倒了过来。所以臣大胆猜测,哀牢王的内心对夜郎国是不满的。”
“那这种不满能否为我所用呢?”郑安雅继续问。
鲍子规想了想,说:“臣以为可以利用,但我们不能公然与哀牢国结交,那样的话太明显,旁人一看就知道我们想拉拢哀牢国,从而对夜郎国不利。”
卫信忠道:“臣也是这样想的,哀牢国我们可以埋伏暗线,让他们在关键时刻尽量不要帮着夜郎国就可以了,不能指望他们能与我们一起对付夜郎国。”
“对了,卫相,你女儿怎么样了?黄皓材一死,朝中对他不满的人应该会趁机发难,卫廷帛在他府的中会不会有危险?”郑安雅问。
鲍子规道:“多谢王上挂念,内子在臣出发之前就已想好了退路。王上只管放心,她有能力自保。”
杜襄成与高无疾如风卷残云一般迅速攻占了夜郎国的北部三城,兵锋直指夜郎国都金竹城。夜郎国朝野上下顿时乱作一团,夜郎王陶衍愁得直拍案:“诸位,高昌国已经兵临城下了,咱们到底该怎么办?你们倒是拿个主意呀?”
一位将军出列道:“王上,再征兵吧?从战场上逃回来的士兵不足三千人,仅靠这些人守不住的。”
一位宗室说:“现在征兵会不会太晚了点?从发布公告到点齐人手,少说也得一个月。都怪黄皓材那个阉人,害得我们损兵折将。”
一位朝臣道:“未必守不住吧?我们金竹城墙高三丈有余,又配有强弓劲弩,高昌军不过一群草莽,能攻得进来?只要我们坚守一个月,援军必到。”
将军道:“大人太乐观了吧?我问过从战场上回来的士兵,高昌人把我们的投石机和云梯都抢走了,用我之矛攻我之盾,结果可不好说。”
将军的话引起一阵惊呼“什么?那可是我们的全部家当啊!”“高昌人不过一群叫花子,他们会用吗?”“都是人,怎么不会用,那个东西操作起来又不复杂。”“唉,这可怎么办那?”“竖阉黄皓材,害人不浅,简直是祸国殃民!”
朝臣道:“王上,我们可以请他国派援军啊。”
宗室道:“他们?算了吧,一个个跑得比兔子都快,见我们兵败,麻溜地全躲回去了,还派人向王上诉苦,说他们这次出兵损失了多少人马、多少粮草和战车。你们说,他们哪儿来的损失?跟高昌国交锋的是我们夜郎军,他们不过在后面混日子,真是一个比一个不要脸。”
朝臣惊讶道:“哀牢国呢?他们也跑了?”
陶衍苦着脸道:“唉,都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兄弟也靠不住啊。说是要春耕了,得让士兵们回家种地,不然来年没吃的。”
将军怒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仗还怎么打?”
宗室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开口:“王上,要不……议和吧?”
其他人一听“议和”二字,瞬间炸开了锅:“兵临城下了,怎么议和啊?他们肯吗?”“还能怎么议,出点血呗。”“那就是得割地了?”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冲了出来,重重地扑倒在地上:“王上,使不得!万万使不得!我夜郎国已传承十世,这些城池都是先祖们筚路蓝缕创业所得,万万不可轻易割让与他人。”
陶衍叹了口气道:“老大人何必如此,王叔不过提个建议,你有更好的办法也可以提出来啊。”
白头老臣顿首道:“老臣受先王遗诏辅佐王上,断不能见王上行此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