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了,大家也没啥玩的,也没啥逗小红和小鹅,还有其它小孩子们玩的,于是大家就想出了一个经常玩儿的东西,玩儿小孩儿簸簸箕,小鹅的母亲,用纸,用剪子,绞了一个纸人,和一个纸簸簸,然后把这个纸簸箕,粘到纸糊的窗户上,那个时候,塑料都很少的,没有人家往门上,窗户上订塑料,多数都是纸糊的,也很少有人家用玻璃。那个时候,都很穷的,供销社很少卖塑料和玻璃,就卖糊窗纸,糊棚纸,还有五彩纸,叠花的,叠灯笼的,糊窗纸有白的,有黄的,都是比较厚的,那个时候,是五十年前。
有一个人,把纸人手里拿个纸簸箕,贴到屋里门窗户上的黄色纸上,一个人拿着油灯,上门后,在贴纸人拿簸箕的那个地方,把煤油灯,左右左右,来回摆动,然后屋里的人,全能看见,一个小孩儿在簸簸箕,左簸右簸,右簸左簸,屋里的人很爱看的,就跟看皮影剧一样,如果煤油灯左右动弹的快了,纸小孩儿左右动弹的就快,簸的就快,很多小孩儿都爱看这个,都爱玩儿这个,屋里是黑的,就门上窗户那里,有亮光,有点儿灯光,因为有人在门后边儿的纸糊的窗户那,来回摆动着油灯,火苗不大,很暗的,很小的,因为火苗大了,费煤油,很多人家煤油也买不起,都精打细算,省吃俭用过日子。
很多大人,也愿意看纸儿人簸簸箕,象个皮影儿一样,那个时候,没有电灯,没有电,最实行玩这个,不光玩这个,大人孩子,都有很多好玩的,精神生活很充足的,很快乐的。
到了过年的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生产队,都组织扭秧歌,或者排练节目,社员最愿意扭秧歌了,也愿意排练节目,演节目,那个时候的人,都很穷,很拮据,但都很开心,很快乐,很幸福。因为时代不同,那就是那个年代,四五十年前,还是生产队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