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百骑兵的行动迅速而隐秘,他们的目的并非直接与卢象升的军队交战,而是要通过扎营的方式,制造出一种声势浩大的假象,以迷惑卢象升。
多尔衮希望借此让卢象升误以为清军主力仍在京城附近,从而分散其注意力,为后续的战术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多尔衮也没有忘记对付高起潜的军队。他命令部下在通州城北虚设营帐,制造出清军仍驻扎于此的假象,以迷惑高起潜。
多尔衮希望通过这种手段,让高起潜误判清军的实力和意图,从而在战斗中陷入被动。多尔衮率领清军主力,犹如一支离弦之箭,直扑卢沟桥。
他们马不停蹄,日夜兼程,经过一番长途跋涉,多尔衮的军队终于抵达了良乡城下。
良乡城虽不大,但城墙坚固,守军顽强。
多尔衮下令全军发起猛攻,一时间,箭矢如雨,炮火连天。
然而,守军殊死抵抗,清军连续攻了一天,却始终未能拿下这座小城。
良乡城下,清军久攻不下,多尔衮并未气馁。
他深知战争中的胜负往往取决于瞬息万变的局势和灵活多变的战术,他果断下令全军向南出发,准备寻找新的战机。
在向南行进的过程中,多尔衮的军队与先前派遣的阿延图、护军巴雅拉的五百骑兵会合。两军合流后,直奔涿州而去,准备在那里展开新的攻势。
多尔衮率领的清军主力,如同一只凶猛的猎豹,在战场上灵活穿梭,寻找着猎物的破绽。直到良乡被攻的消息传来,卢象升才如梦初醒,他意识到清军的真实意图并非在于京城,而是有更深远的目的。
他正准备率领天雄军以及虎大威、王朴、杨国柱这三位总兵,踏上了追击多尔衮的征程时。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远比预想的更为严峻。
卢象升得知,多尔衮已经先行两天,这意味着他们与清军之间的距离已经拉开,追击的难度大大增加。
更为棘手的是,卢象升所率领的军队中,大多是步兵,行进速度远不及清军的骑兵。
面对这样的困境,除了追击,卢象升别无选择。
他深知明军的战力相较于清军确实有所不足,因此他并不打算与清军正面对战,而是决定在行进中寻找战机,以智取胜。
他时刻保持着警惕,密切注视着清军的动态,寻找着可以利用的破绽。
就在此时,宣大总督陈新甲到达昌平,向卢象升传达了皇帝的圣旨:卢象升、高起潜各带两万人,同时南下追剿清军,昌平护陵之事交给陈新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