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记得你有位女婿不是在御史台?”
被点名的御史迎上女帝陛下投来的视线,突然背后汗毛直竖。
不好。
昨晚聚集到岳丈家议事的消息,一定走漏了!
萧九龄可不管对方心里想什么,她只想让崔侍郎从哪里来的,回哪里去。
“御史台专管五花八门的各种朝事,连地方官员行为不当,也可上奏参其一本,你不便说,可以由别人代劳。”
“陛下所言极是,官员行为不当,确实由御史负责参奏,但这与臣没有关系。”
崔侍郎丝毫不被萧九龄带跑偏。
因为他今日要做的,不是来指责程彧卖官的。
他是特意来刁难程彧,并借此证明程彧能力不足,再由女婿配合,参奏程彧卖官一事,实属无稽之谈。
谁叫程彧之前所做的一切,确实验证了此人足智多谋。
想要阻拦卖官一事,先得打破百官以及陛下对程彧的固有印象!
萧九龄见崔侍郎居然没有顺竿子就爬,提出卖官一事,有失体统,从而找借口抗拒这个政令。
她疑惑不已地看向赵尚书:“兵部遇到了什么难以解决又紧急的事情,竟需要崔侍郎在早朝上当众说出来?”
别说陛下不知情。
连赵尚书这个负责兵部诸事的顶头上官,也不知道崔侍郎到底想说什么。
特别是有事朝议,崔行之不与他这个上官商量,这让赵尚书十分恼火。
“崔侍郎,你有话快说有屁快放,不要含沙射影地指桑骂槐!”
赵尚书最瞧不起崔行之这种阴损的行为。
当初要不是原来的右侍郎李勇晟因伤,不得不辞官居家养伤。
正值用人之际,只能矮子里拔将军的话,像崔衍之这种,只有二十年前,曾在军中担任过一年幕僚的履历。
哪能钻营到兵部右侍郎这个位置上来?
“尚书大人莫急。”
崔侍郎被赵尚书当众批评,只能当成是秀才遇到兵,咽下这口恶气。
他不能被任何人带跑偏,他的目标始终只有一人,那就是程彧!
崔侍郎深吸一口气,拱手一拜,为防止有人像赵尚书一样捣乱,语速飞快地禀奏。
“陛下,自从秦将军抵达胶东,一万精兵犹如神兵天降,迅速将胶东乱斗的局势平定下来。”
“只是一万精兵到底人手不足,臣听闻,自从胶东王萧朔自尽谢罪后,他的残部便逃出了胶东王府。”
说话太急的崔侍郎,一口气没倒上来,停顿了一下。
而萧九龄与赵尚书这时候,终于明白了崔侍郎想说的是何事。
此事早在三日前,便有红婵的亲笔军报送达,说明了详细的情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